健康公开课 | 宝宝吸吮手指正常吗?
健康公开课 | 宝宝吸吮手指正常吗?
彤彤是1岁大的宝宝,从2-3个月开始吸手指一直持续到现在,尤其在困倦时,将要入睡时,他会津津有味地吸吮右手拇指,爸爸妈妈等宝宝睡着了把手指拿出来,睡到半夜,宝宝又会把手指头塞到嘴里。被反复吸吮的拇指已经长出了一个茧,爸爸妈妈担心他这样吸吮手指是一种不良习惯,以后会影响牙齿及手指的发育,于是带着宝宝来咨询发育行为儿科专家。
宝宝吸吮手指正常吗?
名医答疑(竺智伟)
吮吸手指是指儿童自主或不自主地反复吸吮拇指等手指,婴儿期发生吮吸手指的行为可高达90%,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儿童吸吮手指比例高于人工喂养儿童,但前者吸吮手指平均时间较后者短。随年龄增加,这一行为的发生率逐渐下降,4岁时仅5%的发生率,学龄期以后就逐渐消失。
吸吮手指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婴儿将自己手指视为与乳头一样的外部客体而吸吮,有助于婴儿自我安抚;其次,婴幼儿被忽视也有可能导致吸吮手指发生,例如饥饿时未及时哺乳,宝宝通过吸吮手指缓解饥饿感,次数多了,就形成了习惯;再次,有些宝宝因为紧张、焦虑、空虚、无聊,比如和父母分离,也容易吸吮手指,还没有睡意就早早上床,宝宝由于无聊就开始吸吮手指,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处理对策:首先要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饿了及时喂食物,困了及时躺下睡觉。同时要敏感捕捉宝宝的心理需求,紧张、焦虑的时候,宝宝依恋的对象(妈妈或奶奶)及时出现,可以缓解宝宝的不安;宝宝无聊的时候,父母或其他亲人的陪伴,可以缓解宝宝的空虚感。生理和心理需求被及时满足的宝宝,吸吮手指的机会将大大降低。
护理专家答疑(张秀春)
对于吸吮手指的行为,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引导宝宝:
从宝宝出生开始,有固定的抚养人(最好是妈妈)陪伴宝宝,经常抚触和拥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被爱”。
父母要全心全意陪伴宝宝,及时察觉宝宝的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手指操、做些有趣的事、让宝宝的小嘴和小手“忙”起来。
如果有吸吮手指入睡的习惯,建议不要太早上床,等宝宝困了,睡意浓了再放到床上,很快入睡;或者培养一个其他的入睡习惯,比如抱着毛绒玩具、听妈妈哼唱摇篮曲等。
温馨贴士:多陪伴,多互动,成功转移注意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