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水断电违反什么法
断水断电违反什么法
断水断电是物业管理中常见的纠纷之一,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会侵犯业主的哪些权益?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析。
供水、供电行为违法了哪些法律法规?
物业公司采取无故切断业主水电供应的做法,显然严重违背了我国现行的物业管理法规、电力法以及城市供水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作为物业服务提供方,有责任全力协助并积极配合开展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一旦不幸出现安全事故,物业服务企业除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外,还应当依法依规及时向当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上报,光速协助妥善处理救援事宜。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物业服务企业选择雇佣保安人员,那么就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关于保安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而身为保安人员,在切实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之际,也应该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坚决避免侵犯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
《电力法》第四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地方集资办电在电费中加收费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办法。禁止供电企业在收取电费时,代收其他费用。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城市供水条例》第二十六条城市供水价格应当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和经营用水合理计价的原则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制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断水断电通常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供水供电合同通常是供水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同,双方应依约履行各自义务。未经法定程序,供水供电企业无权擅自中断供水供电。
若用户未按时足额缴纳费用等构成违约,供水供电企业应按照法定程序,经催告等环节后,方可中断供水供电,且不能超出合理期限。
若因其他原因,如纠纷等,非供水供电企业一方擅自断水断电,更是明显的侵权行为,可能会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等,对方有权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总之,断水断电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断水断电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方面。从财产权益角度看,水、电作为生活必需资源,断水断电会直接影响他人对这些资源的正常使用,侵害其对财产的合法占有、使用权益,可能导致财产价值受损。从居住安宁权角度,这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干扰了他人正常的生活秩序,侵犯了其居住的安宁权,使其无法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享受应有的安宁和舒适。在法律层面,受影响的一方有权要求侵权方恢复供水供电,并对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物业管理条例、电力法及城市供水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需保障水电正常供应,并在安全事故发生时采取应急措施并汇报。物业服务企业聘请的保安人员需依法执行,维护公共秩序,不侵犯公民权益。违反这些规定将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