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白喜事最大的传统:“丧七婚八寿九”分别是什么?老规矩你一定要知道!
中国红白喜事最大的传统:“丧七婚八寿九”分别是什么?老规矩你一定要知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白喜事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其中,“丧七婚八寿九”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数字的特殊讲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丧七”是什么
“丧七”指的是在丧事的酒宴上要准备七道菜。丧礼讲究单数为吉,七道菜既不会太少也避免了“长久”之意的不合时宜。在传统观念里,丧事是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人们对丧宴菜品数量规定为七道,是经过多重考量的。若准备五道菜,显得有些少;而准备九道菜,又有“长久”之意,与丧事的氛围不相符,故而折中取七道菜。
丧礼本就是一个悲伤的场合,这时候如果准备太多数量的菜肴,明显不符合悲伤的氛围。丧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答谢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在忙碌之余能吃饱肚子,不至于饿肚子干活。七道菜的数量避免了过于奢华,更符合丧葬的规矩要求。
在很多文化中,“七”有特殊解释,如佛教有“七佛”,一周有七天等,代表对逝者的敬重。在丧事中,“七”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象征着对逝者的敬重。
以白色菜肴居多,如冬瓜、豆腐、白菜等,象征逝者清白一生。常见的丧宴菜有豆腐、白菜等,这些菜偏白色,象征着逝者清白的一生,也代表着生者祝愿逝者一路走好的心愿。
这些菜品的烹饪也多以简单的蒸煮为主,减少煎炒炸等较为喧闹的烹饪方式,保持整个丧宴的安静氛围。
上菜顺序通常先上素菜,后上少量荤菜,体现对逝者的敬重和丧事庄重氛围的维护。
所谓“婚八”
“婚八”指的是婚宴上要准备8道菜。从传统文化来看,“八”谐音“发”,寓意婚后生活财源广进,家庭繁荣昌盛。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一直对吉祥的数字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追求。
“八”这个数字,因其与“发”的谐音,被赋予了发财、发家的美好寓意。新人们在步入婚姻殿堂之际,亲朋好友们都希望他们的未来生活能够富足美满,家庭事业蒸蒸日上。
常见有四喜丸子象征团团圆圆、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红枣桂圆汤代表早生贵子等。红烧鱼也是婚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鱼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寓意着年年有余,象征着新人们的生活富足,物质充裕。红枣桂圆汤则代表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红枣和桂圆都是具有滋补功效的食材,同时也寓意着新人们能够早日迎来爱情的结晶,为家庭增添新的活力。
“八”是双数,预示新人和和睦睦,白头偕老,选择“八”道菜,象征着新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稳定,能够携手走过一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直至白头。通过选择八道菜,象征着新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能美满幸福,无论是家庭关系、事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能顺遂如意。
何为“寿九”
“寿九”指的是寿宴上准备9道菜。取“长长久久”的寓意,老人希望长寿,九道菜能更好地祝福老人长寿。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寿命都很看重,岁数大了之后,家里人就会操办寿宴。
在阴阳学说中,数字“九”寓意“长长久久”,被视为长久和永恒的象征,所以在寿宴上准备九道菜,代表着对寿星长长久久的祝福,希望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多陪家人孩子一天。
阴阳学说中,数字“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尊贵、长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字,也是阳数中的极数,被视为长久和永恒的象征。像九九重阳节又被称作“老人节”,正是取了数字“九”的寓意。
以长寿命名的菜肴为主,如寿桃、长寿面、福禄寿喜拼盘等。传统的寿宴菜品中,多以长寿命名的菜肴为主,这些精美的菜肴不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对生命的礼赞。寿桃寓意着长寿,长寿面有长长久久之意,福禄寿喜拼盘则象征着老人幸福安康。
制作精细,选材讲究,考虑老人口味偏好和饮食禁忌。寿宴的菜品在制作上更加精细,选材也更为讲究,充分考虑老人的口味偏好和饮食禁忌,让老人吃得舒心。所用的食材不仅对老人的身体有益,也体现了对老人健康的关怀。
这些传统习俗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无论是在悲伤的丧事中,还是喜庆的婚礼和寿宴上,人们都通过特定的菜肴数量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希望通过这些仪式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