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提升阅读力的重要性与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提升阅读力的重要性与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chool.taiwanbar.cc/posts/reading-ability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题目越来越长,很多学生常常因为读题时间过长而导致答题时间不足,无法从冗长的题目中抓住重点,甚至一看见超过3行的题目就失去耐心。在当今这个越来越强调阅读能力的时代,你的孩子是否仍然讨厌阅读?或者即使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阅读能力却没有显著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孩子的日常习惯入手。

阅读理解的基础

阅读理解是任何高级学习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将文字转化为意义,更是通过分析和整理信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解框架。通过学习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可以从简单的信息整理开始,逐步掌握更复杂的文本分析技巧。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文章中对父亲买橘子过程的描述看似冗长,但每个细节都在刻画父亲的辛劳与爱心。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从看似繁琐的描述中,提取出最重要的情节与情感表达。这样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分析和整理信息来构建完整的理解框架。

掌握“故事与关键字”的阅读策略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提到一个关键概念:“故事与关键字”。这是一种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核心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对于任何需要深入理解的文本都同样有效。

以《背影》为例,如果将整篇文章以最简略的方式呈现,就会变成:爸爸说要去买橘子,我不要他去,看着爸爸买橘子回来的背影,我感动得流泪。

省略原文中诸多的细节后,我们得以快速地抓住文章的关键人物、物品与情感,整篇文章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眼前,阅读效率自然随之提升。

阅读量与阅读深度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ZA)显示,台湾学生在数学领域通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但在阅读理解领域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出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阅读量与阅读深度并不匹配。

例如,我们常常要求孩子阅读各种经典文章,如《红楼梦》,或阅读知名作家如海明威的作品,又或是更经典的“唐诗三百首”。孩子可能能看完这些书,但真正“看进去”的有多少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如果只是让他们一直看,而不学习其中的规则与细节,阅读能力自然不会有多少提升。

因此,大量阅读固然重要,但阅读的深度同样不可忽视。仅仅靠数量的堆积,并不能保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通过系统性的阅读训练,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他人更多的知识与理解。如果能有效运用阅读理解技巧,每读一本书所吸收的信息,可能相当于他人读三本书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文学欣赏的结合

朱宥勳老师近期与台湾吧合作开设了一堂线上课程:“文学解剖术”,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文学分析能力,进而提高“阅读理解力”,使他们能够掌握文学作品背后的逻辑。例如,在阅读古典诗词时,了解诗人的背景与创作动机,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隐喻与象征。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叙述父亲买橘子的過程看似冗長,實際上每個細節都在刻畫父親的辛勞與愛心。若忽略這些細節,便難以真正體會到文章所欲傳達的感情。

又或者是《世說新語.夙慧》中司馬紹兩次回答「長安與太陽哪個更遠」時,若忽略了兩次提問的場合這一細節,便難以理解為何司馬紹在第二次回答「太陽更近」,也不能理解「舉目不見長安」一句中,更深層的含意。

结论

掌握阅读理解逻辑,是提升读书效率的关键。无论是通过抓住故事与关键字的方法,还是结合广度与深度的阅读策略,这些技巧都能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