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总喊肚子痛?当心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医调理有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总喊肚子痛?当心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医调理有妙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4/12/34214451_1146753310.shtml

最近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喊“肚子痛”,尤其是在感冒后或饭前饭后,疼痛反复发作却查不出明显问题。去医院做B超,才发现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到底是什么病?需要治疗吗?中医如何应对?今天带您一文读懂!




什么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是人体腹腔内的免疫“哨兵”,当孩子因受凉、饮食不当或呼吸道感染时,病毒可能侵袭肠道,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

典型症状:

  • 阵发性腹痛(以肚脐周围为主)
  • 可能伴随发热、呕吐、腹泻或便秘
  • 疼痛常在感冒后或进食生冷食物后加重

西医观点:
此病多发于3-10岁儿童,多由病毒感染引发,一般主张观察等待,严重时用抗生素。但部分患儿病程迁延,反复腹痛,影响生活和学习。

中医解读:

腹痛背后的体质密码

中医将此病归为“腹痛”“积滞”范畴,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 外感寒邪:风寒侵袭腹部,气血不通则痛。
  • 饮食积滞: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痰湿瘀阻肠络。
  • 正气不足:反复呼吸道感染或久病体虚,导致淋巴结持续肿大难消。

《黄帝内经》有云:“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精准概括了此类腹痛虚实夹杂的特点。

中医调治:标本兼顾,内外同治

中医治疗以“健脾和胃、行气散结”为核心,针对不同体质分层调理:

  1. 内服方药
  • 寒凝气滞型(腹痛遇冷加重,舌苔白):
    推荐温中散寒的小建中汤加减,或艾叶、干姜等配伍。

  • 湿热瘀阻型(口臭便秘,舌苔黄腻):
    常用保和丸合芍药甘草汤,配合蒲公英、夏枯草清热散结。

  • 脾虚痰结型(面色萎黄,反复发作):
    以六君子汤为基础,加浙贝母、牡蛎化痰软坚。

  1. 外治疗法
  • 小儿推拿:顺时针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疏通脾胃气机。
  • 穴位贴敷:将丁香、吴茱萸等温中药物贴敷神阙穴(肚脐),缓解腹痛。
  • 艾灸疗法:艾灸中脘、关元等穴位,温阳散寒,适合体质虚寒儿童。

家庭护理:预防胜于治疗

  1. 饮食有节:忌冰饮、油炸食品,腹痛发作期以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2. 腹部保暖:随天气增减衣物,睡觉时穿护肚兜,避免空调直吹腹部。
  3. 情绪疏导:避免饭前饭后训斥孩子,肝气郁结易加重脾胃失调。

若孩子腹痛持续加重,或伴随高热、血便、腹部包块,需立即就医排除阑尾炎、肠套叠等急症。中医调理虽起效温和,但贵在坚持,一般需1-3个月周期改善体质,减少复发。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不可怕,关键在找准病因、科学调护。通过中医整体调理,不仅能缓解腹痛,更能增强孩子脾胃功能,筑牢健康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