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何謂濕氣】體內濕氣重該如何祛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何謂濕氣】體內濕氣重該如何祛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nyongfresh.com/blogs/%E9%A4%8A%E7%94%9F%E8%88%87%E9%A3%B2%E9%A3%9F/168312?srsltid=AfmBOor9v2KVq38-vantBbIL-NWb-K0yzJvS_WBP643HaDSMF4W-BQTb


俗话常说“湿气不除百病生”,许多人知道体内湿气过多会引发各种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重的湿气确实是导致疾病的“六淫邪气”之一。那么,什么是湿气?湿气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去除?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湿气?

简单来说,湿气是指人体无法正常代谢或排出多余的水分,导致水分在体内堆积,进而引发不适。湿气的来源可分为内湿和外湿:

  • 内湿: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如偏好油腻、生冷、甜食,或是暴饮暴食、缺乏运动,长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无法有效代谢水分,从而形成湿气滞留。
  • 外湿:外部环境过于潮湿,如多雨天气、居住环境潮湿,或经常涉水、淋雨,外界的湿气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造成不适。像台湾这样潮湿的气候,体内湿气重的情况就比较常见。

内湿与外湿往往相互影响,例如,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内湿加重,影响脾胃功能;反之,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外部湿气的侵袭。

湿气重的表现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湿气的性质较为沉重、黏滞,因此湿气重的人会有以下表现:

  • 湿性重浊:感觉身体沉重,尤其在潮湿天气容易感到头晕、关节酸痛。此外,皮肤和头发容易出油,伴随头皮屑和瘙痒等现象。
  • 湿性黏滞:湿气黏滞难以排出,常见的判断方式是观察大便是否黏稠,排便后不易清洁干净,或需要多次冲水才能冲走。
  • 湿性趋下:湿气容易向下滞留,导致下肢水肿,尤其是小腿和脚踝。此外,风湿性关节炎也多见于膝盖和脚踝。
  • 湿易伤脾:脾胃喜燥而恶湿,脾胃功能虚弱的人容易滋生湿气。湿气过重也会进一步削弱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还可能引发疲乏无力和肥胖。

湿气不除对身体的影响

若体内湿气长期不除,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 湿气停滞于呼吸道,容易导致慢性咳嗽、鼻炎和气喘。
  • 湿气滞留于皮肤,会引发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甚至香港脚或体味问题。
  • 湿气黏滞,会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肥胖、三高和中风的风险。
  • 湿气滞留关节处,会引起关节僵硬疼痛,尤其在天气变化或下雨天时更明显。
  • 女性可能出现白带过多、月经不调及容易感染等问题。

如何祛除湿气

湿气具有黏滯難以去除的特性,因此祛除濕氣需要較長時間與耐心。改善居住環境、使用除濕機、避免淋雨涉水等,可減少外濕,而內濕的關鍵則是強健脾胃,增強其運化水濕的功能。

中醫的「健脾祛濕」,最著名的食療方就是四神湯。如果覺得體內濕氣重,可以經常食用四神湯來幫助去除濕氣。

需注意,市面上販售的四神湯常有藥材缺少的情況,實際內料少放了芡實或茯苓,變成變成「二神湯」或「三神湯」,效果不如完整配方來得好,建議可以自行購買藥材或選擇具有完整配方的調理包,以達到更佳的祛濕效果。

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了解濕氣的來源及祛濕的方法,讓身體保持健康,遠離濕氣帶來的困擾。

內容參考來源:【濕氣不除百病生】什麼是濕氣?體內濕氣重如何祛濕?- 林志杰 中醫養生專家

參考資料

  1. [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https://jicheng.tw/tcm/book/黃帝內經素問/index.html

  2. [清]尤怡,《金匱要略心典》https://jicheng.tw/tcm/book/金匱要略心典/index.html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