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铁2号线完成国内首例CBTC系统升级:乘客"无感化"体验获赞
长沙地铁2号线完成国内首例CBTC系统升级:乘客"无感化"体验获赞
近日,长沙地铁2号线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换脑手术"——信号系统全面升级改造。这是国内首例CBTC系统升级为国产化CBTC的项目,不仅提升了地铁运行效率,还实现了乘客"无感化"换乘体验。
长沙地铁2号线全长26.375公里,一期工程于2014年开通运营,是长沙第一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湖南省首条地铁线路。作为轨道交通的"大脑",信号系统的任何一点问题都会影响线路运行安全。
历经多年运营,既有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难以满足当前线路运营需要。且系统备品备件面临停产,为线路的日常运营维保造成极大的困难。多重因素影响下,"换脑"手术势在必行。2020年,铁四院中标开展对既有信号系统进行更新改造设计。
长沙地铁2号线的沿线站点,连接长沙汽车站、火车站、火车南站三大客运枢纽,以及岳麓山、橘子洲、五一广场等热门"打卡"点,节假日高峰单日客流突破百万人次。即使是短时间停运,也会给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此,设计团队创新提出"无感化改造"设计方案。通过"过渡/倒切"装置,让新、旧设备既相对独立,又方便切换,让市民感觉不到改造工程对地铁出行的影响,做到改造、运营两不误。
改造工程采用国产化全自主CBTC信号系统,为后续地铁网络化运营、智慧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智能运维技术的创新引入,实现运营维护智能化、网络化,为设备维修保养、故障应急指挥提供强力支持。
白天是既有线正常运营时间,只有午夜后的维保"天窗点",才是改造工程的"窗口期"。每天的"天窗点"不足4小时,必须分秒必争。
项目组主动深入现场,与各参建方密切配合,对既有设备室内、正线车站、区间轨旁进行调查。
在现场踏勘详实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在配合现场施工问题的讨论中,在系统调试紧盯显示界面的注视中,项目组团队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大家的努力终于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候。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及西延一期工程信号系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一次性倒切,真正实现了乘客无感化"换脑"。
新系统投入运营后,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最高运行速度提升5公里/时,行车效率大幅提高,保障市民高效安全出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