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母当如程夫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母当如程夫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46095

程夫人是苏轼、苏辙的母亲,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品德,不仅让苏家从贫困走向富裕,更培养出了两位文学巨匠。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历史上的贤母,感受她独特的教育智慧。




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中,对孩子来讲,母亲的角色和地位尤为重要。母亲是管理者,是保护者,是情感维系者,更是权威的教育者。可以说,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足以影响孩子整整一生。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来谈一谈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

从大家闺秀到苏门贤媳

程夫人是当时眉山首富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自幼喜读书,识大义,端庄贤淑,十八岁时嫁给苏洵为妻。当时“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司马光《苏主簿夫人墓志铭》),但程夫人毫无大家闺秀的优越感,入苏门后,她谨执妇职,孝恭勤俭,勉夫教子,赢得了苏家上下的交口赞誉和由衷敬重。

程夫人一生共生育了六个子女,长子长女和二女先后不幸夭折,幼女八娘18岁时也冤死夫家。27岁和30岁时,程夫人先后生下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自此,她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两个儿子和苏家身上。

程夫人不光柔顺贤惠,知书识理,还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忍不拔性格的女性。为了丈夫和两个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她毅然将娘家带来的陪嫁全部变卖,在眉山城纱縠行租房做起了丝绸生意,由于她的聪慧和精明,苏家的境况在短短几年时间便宽裕起来。

是贤母亦是良师

在担纲苏家生计的同时,程夫人还兼职做了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程夫人是个好母亲,也是一位优秀教师。她不仅知书识理、通贯古今,而且“识虑高绝”(司马光《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懂得怎样教书育人,懂得怎样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孩子的教育上,程夫人和丈夫苏洵是各有分工的。

苏洵重在教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怎样作文,让孩子们从小“奋厉有当世志”,明白古今成败的道理,长大后成为国家社稷的栋梁。

程夫人重在教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让孩子们自幼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鲜明的道德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两者既有分工又互为补充,对两个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程夫人告诫两个儿子,读书不能仅满足于“以书自名”,还要以书中的仁人志士为榜样。

有一次,她教读《后汉书》,读到其中的《范滂传》时,突然自己叹息起来。范滂是东汉时有名的清正有节之士,桓帝时与李膺、陈蕃等人反对宦官专权,被诬为“党人”入狱。被捕前,他与母亲诀别,请母亲不要悲伤,范母答道:你今天有幸与李膺、杜密齐名,死有何恨?范滂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苏轼在旁边听出了母亲的意思,脱口问道:“我如果有一天成为范滂似的人,母亲您许可吗?”

程夫人随即严肃地回答说:“你能成为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

看来,程夫人是有心把两兄弟往“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亦无愧于国家”的路上引导,而且她坚信“二子必不负吾志”。

教子重言传更重身教

程夫人教子,不仅仅限于言传,更注重以身垂教。

有件事让童年苏轼印象深刻。程夫人曾在眉山城里纱縠行租房做布帛生意。一天,正在房里熨烫帛布的两个婢女,突然陷进了熨案前一个数尺深的土坑里。仔细一看,土坑里原来埋有一口胖肚小颈的大陶罐,上面还盖着一块乌木板。一个婢女好奇地说:“夫人,那罐里该不会藏有什么金银财宝吧?干脆我们打开瞧瞧。” 程夫人厉声道:“不行,你们就想着贪图便利。这罐里不管装的是啥,但肯定是房屋主人的东西,不得随意乱动。快去拿把铲来,把它用土重新埋了。”

程夫人严肃地告诫家人:不许贪图不义之财!

母亲程夫人的警训和以身示范令苏轼刻骨铭心,可谓影响了他整整一生。27岁时,苏轼在凤翔做官。一个下雪天,他发现居室外的柳树下有一尺见方之地没有积雪,而雪晴后又坟头般突起数寸高,于是怀疑是古人埋藏丹药的地方,便想去挖掘。这时妻子王弗提醒他:“假如我婆婆还在,必定不许你挖掘”。苏轼闻言深感惭愧,便立即打消了挖掘的念头。贬谪黄州期间,在政治生命跌落低谷而生活又极其困苦的境况下,苏轼也始终坚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的做人底线。

此外,程夫人还是个慈悲为怀的女性,懂得与生命万物和谐相处。譬如,她从不伤害鸟雀,也不许家人捕捉和惊吓鸟雀。因此,苏家庭院成了鸟的天堂,鸟雀们都敢低枝作巢,甚至珍异难见的桐花凤也飞进了苏家。

流芳千古的无名英雄

今天看来,程夫人不仅是苏家的贤媳,也是苏家的福星;不仅是苏洵的贤妻,也是苏洵的良友;不仅是苏轼、苏辙的贤母,也是兄弟俩的良师。

但遗憾的是,程夫人四十八岁时便撒手西去,她甚至没能亲眼看到丈夫的大器晚成和两个孩子的高中进士。

令今天的我们更为遗憾的是,流芳千古的一代贤母程夫人,只留下了其姓氏,却没有留下她的芳名,成了一位地道的“无名英雄”。不光老版《眉山县志》上有关她的词条只冠以“苏程氏”三字,就连三苏父子浩如烟海的诗文里也只字未提,苏轼、苏辙兄弟只是尊称他们的母亲为“程夫人”或是“夫人”。

是程夫人为了苏家崛起而甘做“无名英雄”?是封建礼教男尊女卑不公的遮蔽?抑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这不能不说是一桩千古之谜。

常言道,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母爱如大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母爱如春雨,孕奇蓄秀润物无声。毫无疑问,程夫人短短的一生,便是对母爱的最美丽最伟大的践行。

“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司马光《苏主簿夫人墓志铭》)。女性的温柔良驯,能够使整个家族臻于和睦;女性的智慧能干,能够让一个家庭兴旺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贤惠”了。司马光对程夫人贤惠的内涵,给予了准确而深刻的诠释。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苏辙兄弟能光耀苏门,成为文坛大家、国家栋梁,一代贤母程夫人功莫大焉。能拥有这样的母亲,苏氏兄弟何其幸也!能养育出苏轼苏辙这样的孩子,苏母程夫人又何其贤也!

赞曰:

孝恭勤俭仁为本,春风化雨润无声。

不求回报不留名,为母当如程夫人。

本文原文来自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