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海 全军开训!多兵种多样化演训有三大亮点
上天入海 全军开训!多兵种多样化演训有三大亮点
2025年第一个工作日,全军年度军事训练大幕正式拉开。从大漠戈壁到沿海一线,从雪域高原到山地密林,在祖国大江南北,全军部队热血开训,开启练兵备战新征程。
出航即出征 出发即战斗
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南海之滨,在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码头,新年训练正式启动。
据了解,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的训练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多型先进的驱护舰编队已经解缆起航,奔赴预定海域,将连续展开多场高强度的实战化训练。
这一次训练,“万吨大驱”延安舰也将全程参与,开展包括主炮对海、对岸射击,以及副炮对空射击等课目的训练。接下来,编队还将继续紧贴使命任务,大力开展针对性、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利用恶劣海况、复杂电磁环境等苛刻条件,在实案实景中摔打舰艇战斗水平。
潜舰攻防演练 锤炼体系协同能力
作为潜行深海、慑战强敌的水下尖兵,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在新年伊始就迅速投入紧张的训练当中。他们结合战备任务,聚焦体系协同,进一步锤炼水下攻防能力。
随着潜艇缓缓向预定海域进发。艇内官兵们迅速各就各位,进入战斗状态。
全体艇员灵活应对,成功摆脱敌方的反潜搜索,占领有效攻击阵位,并继续向目标舰艇逼近。
指挥员下达鱼雷发射指令,对目标舰艇准确实施攻击。演练过程中,潜艇部队与其它舰艇部队实现了信息共享、体系联合、协同作战。
在岸港训练中心,模拟战术对抗、模拟鱼雷攻击、防核生化、抗眩晕等课目训练同时进行。
航空兵某旅:首练即空战 首飞瞄实战
新年伊始,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新年首飞训练,他们将空中战术比武融入训练,组织飞行员紧贴实战,开展空战对抗、近距支援、对地突击等多课目训练,在逼真的战场环境中,全面锤炼飞行员的战斗本领。
云端之上,红蓝双方编组攻防对抗迅速展开,双方尾迹相互交织。进攻、佯动、策应,各种攻防手段轮番上演。
根据实时态势,红方飞行员操纵战机,进行大角度规避、爬升、降高等战术动作,顺利摆脱敌机跟踪,抢占有利攻击阵位,成功实施反制。
参加对地攻击科目的战机抵达目标空域后,飞行员将战机拉升至最佳攻击高度,迅速创造条件,进入攻击状态,俯冲、瞄准、锁定、发射,数个动作连贯实施,在时间窗口内完成对预定目标的精准打击。酣畅淋漓的空战“比武”过后,飞行员驾驶战机完美落地。
多批次、高强度飞行训练对飞行装备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年开飞前,机务保障人员对战机进行了开飞“特定检查”,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快速值班准备和物资快速装载课目,为确保飞行圆满提供重要保障。
各批次战机着陆后,电源、充氧、加油等各类保障车辆快速进行补给,与时间赛跑,为战机再次升空做好准备。
不同军兵种多样化演训 有何亮点特点?
新年开训,不同军兵种在多样化的演训中有哪些亮点和特点?未来各军兵种之间如何相互配合、联合作战?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这些亮点和特点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实战化、高强度和体系化。
今年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三大任务的第一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
简单地说,我们今年解放军的新年开训,是与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相关。也就是说,不同的军兵种展现出来的亮点和特点,要寻找到在未来作战当中相互之间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的支点。这样才能形成联合作战的最大效果,进而来最大限度地约束敌人的决策空间,使敌人陷入困境,这就是联合作战的意义所在。
未来战争,不同的军兵种结合越好,它的战斗力才越能够达到更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