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下车库使用率!这个居民区多措并举盘活“沉睡”资源
提升地下车库使用率!这个居民区多措并举盘活“沉睡”资源
上海松江区紫东新苑小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地下车库的使用率,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难题。这一经验对于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小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紫东新苑小区位于方松街道中部区域,建成于2007年,总户数1826户,常住人口高达6000余人。小区有11个总面积达88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但居民常把电动自行车停在地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紫东新苑居民区发挥党总支核心引领作用,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辖区特点,多措并举,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
走访摸排找症结
紫东新苑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等召开多方会议并开展走访排摸,发现辖区内1826户居民就有1460辆电动自行车登记在册,平均5户家庭就拥有4辆电动自行车。在实地勘察中发现居民将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在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地方,且“飞线充电”“入楼入室充电”等行为时有发生,而小区11个小型地下非机动车车库及车库内配套的390个充电端口使用率却不高。经社区网格长走访后发现了症结所在——地下非机动车车库卫生堪忧,导致居民不愿停放;通往地下非机动车车库的斜坡坡度较大,居民推车下坡困难,出入不便。
对症下药解难题
为切实解决地下非机动车车库存在的问题,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入户宣传、电子屏等途径,提醒居民及时自行清理废弃车辆或杂物;物业公司也对疑似“僵尸车”张贴整治提示单,并明确告知居民集中处置的流程规范和集中存放的地点;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对11个车库逐一清扫,全面冲洗,清理出陈旧的家具堆物、垃圾、无主的车辆等杂物。车库一改往日脏乱差,停车环境的舒适度大大提升,消防安全隐患切实消除。
同时为提升车库的使用率与实用性,开展了非机动车库入口地缝的修补工作;打通了非机动车库通往单元楼梯的通道,便于居民出入;更换了维修非机动车库集水井水泵,完善非机动车库硬件设施;在地面及地下非机动车库同时增设了非机动车充电桩,其中地库增设70个,地面增设50个,确保居民在有需求时“有位有桩”。
长效机制提质效
经过阶段性的综合整治,紫东新苑的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地下非机动车车库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车库乱堆物等情况反弹,物业建立常态化巡逻机制,建立高清公共视频、专人巡守、宣传告知、灭火设备等“四道防线”,打造安全文明的停车环境。另外,地下非机动车车库也被纳入社区平安巡逻队日常巡逻路线,营造居民间相互监督、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
来源: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