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及其政策意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及其政策意蕴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hmbjy.org/detail22629.html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及其政策意蕴,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公办与民办教育关系的三种表现

公办教育资源不足导致补充型民办学校过度增长

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与在校生数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从2000年的1.19%增长到2020年的10.77%,短短20年间民办教育占比增长10倍之多。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足。

充足的公办教育资源会挤出补充型民办学校

当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日益充足时,补充型民办学校将逐步退出教育领域。以苏州市为例,2020年苏州新建和改扩建的小学及初中共计18所,新增约3.39万个义务教育学位;2021年又新建和改扩建了19所学校,新增约2.84万个义务教育学位。随着公办学位的持续增加,补充型民办学校的校均规模和整体数量大幅下降。

公办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

研究表明,补充型民办学校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入学机会,而选择型民办学校则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公平的“基准线”,同时满足了学生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调整公办和民办教育关系的政策建议

循序渐进:统筹确立民办教育的合理比例

在降低民办教育比例的过程中,要在增加公办学位的同时引导部分低水平民办学校有序退出,循序渐进降低民办教育占比。具体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施政:

  1. 按照常住人口就学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供给
  2. 引导部分低水平民办学校有序退出义务教育领域

路径指向:引导民办学校实现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1. 引导民办学校提高办学质量
  2. 引导民办学校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3. 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和谐共生:让民办学校成为教育公平的推动力量

  1. 不断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入
  2. 引导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错位竞争
  3. 根据民办学校的收费高低对其进行“累退”资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