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80151515_122369339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政治改革家,他提出的"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的观点,引发了后世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改革措施、效果及影响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观点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公元前4世纪,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七国纷争不断,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人才以图霸业。在这个背景下,秦国虽然地处边陲,却在秦孝公的领导下,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国家的崛起。

商鞅来自一个有声望的家族,年轻时在齐国和鲁国游历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初次觐见秦孝公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经过深入讨论,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辅佐他推进秦国的变革。

商鞅全面了解了秦国的实际状况后,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改革方案。他认为,国家的基础在于农业发展,因此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 改革井田制度:取消低效的井田制度,实施开阡陌政策,允许农民自主进行土地交易。
  • 军功爵制:对军功实行丰厚奖赏,凡是在战场上杀敌并取得功绩者,均可被授予爵位并赐予土地。

商鞅认为,民众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战况与耕地之上,科举考试与仕途发展可以置之一旁。无论是否识字,都不作区分。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普通民众主要负责军事服务和农业劳动,无需顾虑其他任何思考任务。

商鞅的这套方法确实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数载光阴里,秦国经历了巨大变革,焕然一新。农业发展迅猛,军队作战能力提升显著。秦国着手逐步兼并弱小国家,实现了对西戎地区的统一,随后直接逼近中原地区。

然而,商鞅的政策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质疑,商鞅推行的政策是否真的意在蒙蔽民众?其背后意图何在?各种猜测和谣言四起。在秦国宫廷之中,同样存在许多对商鞅持反对意见的人士。

公元前338年,商鞅在茅草覆盖的街巷中遭遇不幸,他是为推行改革而牺牲的先驱。尽管商鞅已逝,但他推行的改革举措却流传后世,成为了历史上的美谈。特别是愚弄民众的手段,在秦始皇的统治下,被运用得相当彻底。

然而,历史的最终判断总是毫不留情的。秦朝的统治在第二代皇帝时终结,商鞅推行的改革措施,也因此被彻底废除。实际经验显示,任何建立在蒙蔽民众基础上的政权,其存续时间都不会太长。

从商鞅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 国家的长期繁荣稳定,离不开民众的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民众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有清晰的意识息息相关。只有当广大民众能够明辨是非,形成自己的见解,国家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健有力。

  2. 国家治理的核心在于将民众置于国家管理的中心位置。不应把人民看作是受控制的一方,而应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翁。这样的理念,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

  3. 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核心在于坚守以民众为核心的原则,确保民众利益成为首要考量。确保亿万民众生活安稳,并能充分展现其智慧与能力。

历史如同一本不断更新的参考书,时常翻阅总有新收获。回顾商鞅推行的改革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诸多有价值的经验。商鞅变法这一历史阶段,充满了变革与挑战。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一时期的变革措施和成效,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对当下依然有指导意义的启示。这些启示不仅限于政治领域,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因此,深入研究商鞅变法,对我们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的变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