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区首个自创基层治理智慧平台上线
成都青羊区首个自创基层治理智慧平台上线
导读:在大力推动智慧化城市治理的当下,众多基层街道社区都拥有自己的智慧化平台系统,辅助基层治理工作。但成都市青羊区府南街道文苑社区信息服务智慧平台却与众不同,这个平台从构想到研发设计,再到后期的运维,全部由社区工作人员一手承包。文苑社区也成了成都青羊首个自创基层治理智慧平台的社区。
“我们这套系统完全就是自己研发的,所以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非常实用,完全是根据我们社区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社区书记王晓梅说。通过6年时间的不断摸索,目前,社区信息服务智慧系统已经迭代升级到3.0版本,构建起了社区微网实格可视化平台。如今,这套平台系统,已经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水平,真正实现了为基层减负。
副主任当“码农”写代码
社区成立研发团队自创智慧平台
基层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网格员每天都在下网格,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只能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自己的电脑上,不仅不方便查询和保存,还会造成大量无效的重复性工作。虽然现在也有通用的基层治理智慧平台系统,但针对性不够,局限性较强。“我们的初衷就是想开发一套适合我们社区使用的智慧平台,每一个板块的设置都是社区工作需要的,让社区工作和平台紧密结合。”王晓梅说,基于这样的初衷,他们没有外包给第三方开发,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社区自创。有了想法后,他们便立即行动起来,整合社区资源,成立了社区研发团队,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强项,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平台研发。
作为社区书记,王晓梅总牵头,负责设计平台的整体框架;社区副主任宋斌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编程,他便充分发挥优势,挑起了平台技术“总监”的大梁,从编写程序到技术维护都由他一手承包;网格员陈晨大学学的是设计专业,平台的设计工作就交给了他;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则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收集整理信息。每次遇到问题,王晓梅就会组织大家开研讨会,通过充分的交流和碰撞,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平台的架构和内容。
作为社区副主任,宋斌分管安全、综治等,平时社区事务繁忙,他只能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在家写代码、编程序。就连休年假,他也忙着在家升级平台系统。“确实,我们大家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就像修房子一样,一砖一瓦用心搭建,点点滴滴慢慢积累,最终呈现出理想的状态。”
经历3次迭代升级
平台功能都为社区量身定制
“我们平台系统从2018年开始研发到现在,已经升级迭代三次了,从1.0版本升级到了现在的3.0版本。”宋斌介绍,当初研发设计1.0版本,是基于当时社区做“一院一档”,网格员收集汇总的信息海量而繁杂,保存在电脑里很容易丢失,“我们就建了一个数据库,用来整理保存各个院落的信息,平台设计得也比较简单,用浮标的形式来体现。”2021年,社区对平台系统进行了第二次升级迭代,根据大家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设置了院落(小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社区商铺管理、社区单位管理等模块,构建了楼栋二维平面图等等。在推行微网实格工作后,又对平台进行了再一次升级,增加微网实格运行中心板块以及可视化功能。平台还实现了和青羊应急云、青羊区微网实格治理平台等多个平台的跳转。
“我们自创的好处就是,所有都自己说了算,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需要增加哪些功能,就马上增加,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不断优化完善平台的功能,让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服务居民的效率和水平。”宋斌说。
流动的“数据仓库”
为基层治理减负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最近,成都迎来了高温天气,社区网格员麦艳每天都会下网格多次,对商户居民用电用气安全情况,进行再三地巡查,并不断地向大家宣传安全知识。每次下网格后,麦艳都会将新的信息录入社区信息服务智慧系统,哪家商铺有变更,哪家商铺没有安装烟感报警器,哪个小区的空巢老人需要照顾等等,随时保持平台信息的更新。
记者看到,在社区商铺管理板块,社区716家商铺名称、经验种类、负责人,是否安装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信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这个平台是我们自创的,所以就有很多个性化的定制,我们可以在录入的信息后,任意添加备注信息,让整个信息更加完整和丰富,便于开展工作。”麦艳说。
前不久,社区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宣传和隐患排查工作,网格员只需在平台上输入“化粪池”“井盖”等关键词,平台系统就能立马显示出数量和分布情况等。比如,社区第一网格有化粪池3个,排污口180个,雨水箅子148个等。“有了如此精准的信息做支撑,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宋斌说。
作为城中心老社区,社区老年居民较多,高龄老人、空巢老人也比较多,社区充分利用平台为他们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在平台上,只需输入“高龄”两个字,就立刻跳出了辖区内所有高龄老人的信息,老人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有哪些困难等等一清二楚,网格员根据老人们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帮助服务,平时也经常打电话关心老人的情况。
这个完全由社区自创的平台,给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个平台不是我们适应系统,而是系统适应我们,舒适度和便捷性都极高。”网格员陈晨说,平台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大家都可以查看,非常方便,平台上的数据都是及时更新,就像一个流动的“数据仓库”,鲜活度、及时性和准确性都很高,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水平。
宋斌告诉记者,下一步,社区还将对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将平台和院落连接起来,用智慧化的手段提高院落管理的水平。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