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有5株,全部在陕西,均得到妥善保护
中国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有5株,全部在陕西,均得到妥善保护
根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我国普查范围内树龄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且全部位于陕西。
这5株古树均为侧柏,它们各自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分布在陕西的不同地区。
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手植柏,可谓声名远扬。它位于黄帝陵轩辕庙院内,也被称作轩辕柏,树高20余米,树围11米。传说它是轩辕黄帝亲手栽种,历经5000多年的岁月洗礼,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时代的见证者,承载着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与祭祀者前来瞻仰。
同样在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西前院保生宫旧址的保生柏,是明代保生宫火灾焚毁后的唯一“幸存者”。树高15.5米,平均冠幅12.1米,地围9.1米,主干向西南倾斜16度,距今也有5000多年,它见证了历史上的兴衰变迁。
位于黄陵县阿党镇川庄村的老君柏,据传汉武帝北征朔方得胜归来,祭祀轩辕黄帝后,听闻古商道葫芦河畔有“老君神庙”,便前往焚香祭拜,并赐名庙前柏树为“老君柏”。这棵树高14.5米,胸径2.36米,冠幅平均15.8米,枝繁叶茂,生长态势良好,历经5000多年岁月,依然生机勃勃。
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仓颉手植柏,树约逾16米、根围9.9米、腰围7.8米。相传为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亲手栽植,5000多年来,它静静伫立,见证着文字的演变与文明的传承,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文字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陕西省洛南县页山河乡柏庵村(今柏安村),有一棵名为“棲霞柏”的古柏树,它也被称为“页山古柏”。这棵古柏树是目前在陕西省发现的最大的古柏树之一,树高23.1米,比黄帝陵的轩辕柏高出3.1米。它的胸围为7.73米,比轩辕柏粗了0.73米,树冠覆盖面积超过半亩。
据报道,陕西成立由分管省领导为组长的省级工作专班,负责指导、督促、落实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黄帝手植柏”“保生柏”及黄帝陵古柏群保护管理纳入《黄帝陵保护规划》《陕西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同时,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到交树交印。黄陵县也被纳入全国首批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县。此外,当地对5棵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制定《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科学实施保护措施。通过划定保护范围、改造地面铺装、拆除近树建筑等措施,优化5棵古树生境质量;通过安装地下消防栓、树体支撑、防雷、虫情智能监测等设施设备,全面强化5棵古树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能力。建立包含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5棵古树“一树一档”保护档案,开发国家、省、市、县4级共享的实时监控系统。
这些50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研究植物进化、生态演变的“活标本”;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