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甜咸口,这些特色粽子你吃过几种?
不止甜咸口,这些特色粽子你吃过几种?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随着端午节的临近,让我们一起探索各地特色粽子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
“端”在古语中有开头、初始之意,“五”与“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据研究,端午节起源于古代长江中游以龙为图腾的越民族,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他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以表示其“龙子”身份。后来,南北各地又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端午起源作了不同的诠释。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在漫长的历史中,端午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深受百姓追捧与喜爱,逐渐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等民俗。
端午至,粽飘香。谈起粽子,总会想起咸粽甜粽大PK。然而,千粽百味,各有千秋。不同地域的粽子,蕴藏着各自的风味和故事。让我们一起开启粽香之旅,寻找你的“心动款”。
浙江遂昌的长粽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长粽,粽身较长,遂昌人喜欢将其切段,与家人分享,所以也被称为“分享粽”。
河南鲁山的槲叶粽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粽子是用当地深山里的一种槲树叶子包裹,当地人也叫它“槲坠”。槲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用其制作的槲坠刚出锅时清香扑鼻。
广东湛江的鸭乸粽
广东省湛江市的鸭乸(nǎ)粽因形似鸭子而得名。一个鸭乸粽需要用四片细长的簕(lè)古叶交错编织成型,由假蒟叶、猪肉等食材组成。
山西的黄米粽
山西的黄米粽由黄米代替糯米制成,馅料为红枣。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营养丰富,软糯弹牙。
贵州的草灰粽
贵州省的草灰粽全身色泽灰黑,在制作时混入稻草和芝麻杆烧的灰。糯米混合草木灰的碱性,达到酸碱平衡,不仅利于消化,还清凉化虚火。
西藏的青稞粽
青稞富含β-葡聚糖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西藏自治区的青稞粽让年轻人放下对重油、高碳水的忌惮,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
浙江衢州的辣味芋头粽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有一种辣味芋头粽,半肥半瘦的猪肉加上爽滑鲜美的芋头,再拌上秘制的辣椒酱,一口下去,咸辣鲜香。
陕西的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是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传统小吃,只由糯米制成,没有任何馅料,整体洁白如玉。浇上蜂蜜、桂花糖或玫瑰露,入口又凉又甜。
除了这些颇具特色的传统口味粽子,如今市场上也有不少果味粽等“跨界”新品,如山楂、榴莲冰粽等口味,丰富了市民的选择。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提升,一些“低糖粽”“养生粽”也颇得消费者青睐。
今年端午,你会选择哪种粽子?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