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参公与公务员优劣大揭秘
2025年参公与公务员优劣大揭秘
2025年公务员考试报名在即,许多考生对“参公”与公务员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解析“参公”人员的定义、编制区别、待遇差异以及参公单位的分类等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
一、省考职位表中的“参公”是公务员吗
1、在省考职位表中,“参公”职位严格来说并不等同于公务员。
2、所谓的“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单位。在我国,这种表述通常是对那些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以及不属于公务员系列的员工的一种通俗说法。这些单位的人员,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3、对于参公单位的人员,需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都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4、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编制不同。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人员编制也是事业,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二、参公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待遇上差别大吗
每年公考之后,都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参公和公务员有何区别?考上参公是否成了体制内的二等公民?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参公管理同样具有公务员身份,同样需要进行公务员登记。那么,参公管理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参公人员是指那些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异同: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人员编制也是事业,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现在各级遴选的时候,报考人员都会说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参公管理身份等等,所以说参公管理并不会影响大家的未来发展。
2、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中央党群机关的很多单位,国务院系统,各省地县市,都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3、转任上有区别,一般来说,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没法转任到行政编的。但参公单位却比较特殊,它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稍有难度,在某些情况下,参公人员转行政编也要进行考试,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空缺的行政编。
不过具体到每个地方而言,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不一样的。以我所在的省份为例,基本没差别。例如,人民团体中团委就是参公管理单位(省级以下的),里面除了一把手是行政编可能很多人都是参公编,那么团委这些人又很容易调动,这些人调到组织部或其他单位就会变成公务员编,同样,其他单位人员调到团委来他又从公务员编变成参公编,所以决定这个编制的并不是你个人而是单位。所以参公编仅仅只是你所在的单位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不会影响你个人发展。所以大家如果看到省考中有参公单位招录的话也不用怕,更不要不去报名,就把他当做正常的公务员考试就行,因为公务员调动是非常频繁的。
三、国考参公与省考参公有何区别
1、您好,中政在线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答疑!
2、简单来讲,国考和省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3、大部分省考在4月份左右,个别省会另有安排,关注当地的招考信息就行了。
4、国考只考《行测》和《申论》两科。
5、省考也基本都考《行测》和《申论》,当然有的省份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要看你报考的省份具体要求。
6、国考因为招录的人数以及岗位的设置要求高,考试题目的难度相对会比省考难,这只是“相对”来说的,考生要想考取心仪的岗位,还是要努力备考的。
7、若仍有疑问,请百度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与老师直接交流获得指导!
四、参公管理和公务员有什么差别
1、参加过国考或者省考的朋友们如果有心,可能会发现在我们职位表中除了公务员还有参公管理,那么对于参公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和公务员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下面我结合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说明。
2、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参公管理同样也具有公务员身份,同样也要进行公务员登记(这个是区分是否是公务员的重要区别)。那么对于参公管理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参公管理就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人员,参公人员的级别、晋升、工资待遇都是和公务员一模一样的,这个参公管理和事业编是有天差地别的,事业编制的所有人的管理都不和公务员搭架,如果你想要从事业编变成参公编必须要进行考试,不能单纯的说是单位进行调配,所以可以明确的是事业编不等于参公。
3、参公编其实说起来也是比较坑的,因为和其他的考生一起参加省考或者国考,用的是一样的试卷,所有的程序都是一样的,考的却是参公编,心里不免有失落感。所以国家又在尽量缩小参公编和行政编的差距(行政编还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同样给参公管理的人员进行登记,各级遴选的时候在报考人员时候都会说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参公管理身份等等,所以说参公管理并不会影响大家的未来发展。
4、具体到每个地方而言,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不一样的。以我所在的省份为例,基本没差别。例如,人民团体中团委就是参公管理单位(省级以下的),里面除了一把手是行政编可能很多人都是参公编,那么团委这些人又很容易调动,这些人调到组织部或其他单位就会变成公务员编,同样,其他单位人员调到团委来他又从公务员编变成参公编,所以决定这个编制的并不是你个人而是单位。所以参公编仅仅只是你所在的单位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不会影响你个人发展。所以大家如果看到省考中有参公单位招录的话也不用怕,更不要不去报名,就把他当做正常的公务员考试就行,因为公务员调动是非常频繁的。
5、参公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是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地位介于传统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是政府委托或授权而具行政执法权能的单位。
6、管理体制虽然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但人员编制却是事业编,而不是公务员行政编。
7、参公单位的种类,我总结主要可以划分为2类:一类是参公机关,另一类是参公二级单位。
8、参公机关,又可以分为2类:一是工会、共青团、妇联这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像我们当地市的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就是这类。二是党委、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党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是党校、干部学院这类,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是发展研究中心、银保监会、供销社等这类。
9、以中央为例,2006年中组部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组通字〔2006〕28号),指定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等21个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2019年中组部下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19〕9号),指定了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等16家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
10、上述两类相比,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这一类要好于党委、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特别是工青团妇这类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虽然也叫参公,但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
11、所谓的参公二级单位,即参公二级事业单位,主要涵盖了那些隶属于机关并承担行政职能、执行执法职责的执法大队,例如城管局直属的城管执法大队、食药监局直属的食药执法大队等。在这些单位中,机关工作人员为公务员编制,而执法大队则属于参公编制。
12、在参公机关体系中,整体水平普遍高于参公二级单位。其中,状况最为不佳的,莫过于我先前所属的参公二级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