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可治疗神经性耳鸣、脑梗死,科学使用注意4点
银杏叶提取物可治疗神经性耳鸣、脑梗死,科学使用注意4点
在医学领域,总有一些神奇的发现,给无数患者带来希望。银杏叶提取物,这种从常见的银杏树叶中提取出来的植物药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它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功效,尤其是神经性耳鸣、脑梗死等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疾病。不过,就像任何药物一样,它也有自己的 “脾气”,科学使用至关重要。今天,咱们就深入了解一下银杏叶提取物的奇妙之处和使用要点。
张大爷今年 65 岁,身体还算硬朗,可最近却被一种奇怪的症状困扰着。在安静的环境里,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总能听到耳朵里传来嗡嗡的声音,就像有一只小蜜蜂在耳边不停地飞。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没休息好,可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张大爷心里有些害怕,赶忙去医院检查。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神经性耳鸣。
医生解释说,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主观上却能感受到耳内或头部有持续或间歇性的声音。这些声音各种各样,有的像嗡嗡声,有的像嘶嘶声,还有的像铃声或者低频轰鸣声。张大爷听到的就是那种持续的嗡嗡声,而且在安静的环境下,这种声音会更加明显。医生还说,神经性耳鸣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可不低,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里更为常见。像张大爷这样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过的人,发病率就更高了。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大约 10%-15% 的人都经历过耳鸣,其中 1%-2% 的人还会受到严重影响。听到这些,张大爷心里既担心又好奇,连忙问医生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医生告诉张大爷,目前神经性耳鸣还没有统一的特效疗法,通常会采用综合疗法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其中,药物治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银杏叶提取物就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
银杏叶提取物,听起来就很神秘,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从银杏树叶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别看它只是从树叶里提取的,作用可不小,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导致的各种疾病,像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然还有张大爷患的神经性耳鸣。它就像一个 “多面手”,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缓解神经疼痛等多重功效。
那么,银杏叶提取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就要从它的作用机制说起了。
银杏叶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就像是身体里的 “抗氧化小卫士”。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就像一个个 “小捣乱分子”,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加速细胞衰老。而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清除这些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就像给细胞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防护服”,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减缓衰老的过程。
它还能改善血液循环。想象一下,我们的血管就像一条条道路,血液就是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当血管出现问题,比如狭窄或者堵塞,血液就不能顺畅地流动,就像道路堵车了一样。银杏叶提取物能让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让血液这个 “车辆” 能够更顺畅地在血管这个 “道路” 上行驶,从而增强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头面部的供血。而且,它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这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非常重要。
对神经系统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大脑就像我们身体的 “指挥中心”,神经细胞则是这个 “指挥中心” 里的 “小指挥官”。银杏叶提取物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就像给 “小指挥官” 们提供了更多的 “能量燃料”,让它们能够更有活力地工作。同时,它还能调节多种中枢神经递质的生成和摄取,改善认知功能,预防神经退行性改变,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保护大脑的正常功能。
另外,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当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像 “破坏分子” 一样,对机体造成损伤。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的。它不仅能作用于外周血管系统,改善血流动力学,还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尤其是对脑血流量和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而且,它里面的黄酮类和萜类内酯成分还能相互协同,黄酮类负责抗氧化、抗炎,萜类内酯负责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循环,两者携手合作,提高了药物的整体疗效。更神奇的是,银杏内酯可以穿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正因为银杏叶提取物有这么多厉害的地方,所以它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先来说说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是因为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就像庄稼得不到足够的水灌溉一样。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发展成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等疾病。临床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就像一场 “及时雨”,可以显著改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这些症状,还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希望。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银杏叶提取物也有一定的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语言障碍等症状,给患者和家人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虽然目前还没有能根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但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元的损伤,还能提高脑供血水平,为神经元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临床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病程进展,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对早中期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回到张大爷患的神经性耳鸣。前面说过,神经性耳鸣可能与听觉系统异常兴奋、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损伤有关。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扩张耳蜗微血管,让血液流动得更加顺畅,改善内耳的供氧情况。就像给内耳这个 “小工厂” 提供了充足的 “原料”,从而有效缓解神经性耳鸣,改善患者的听力,让患者能重新享受安静美好的生活。
还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影响视网膜的微循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失明。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改善视网膜的血液供应,促进微血管扩张,减少自由基对视网膜细胞的损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研究显示,它可以减缓患者视力下降的速度,改善视力模糊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银杏叶提取物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脑梗死是由于脑部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系统疾病。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就像给受伤的脑组织 “包扎伤口”,保护脑组织,促进脑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临床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快速改善脑血流和抗炎作用,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
虽然银杏叶提取物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使用的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先说说剂型和用法。临床上,银杏叶提取物分为注射液和口服药两大类。注射液就像 “急救先锋”,主要用于急性发作的疾病,比如脑梗死急性期、神经性耳鸣急性期、脑动脉供血不足急性期等。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医生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次使用 10 - 20mg,每天 1 - 2 次。这样可以尽快改善头面部的供血,减轻组织缺氧对机体的损伤,为后期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口服药则像 “日常守护者”,主要用于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的疾病,比如脑梗死恢复期、神经性耳鸣恢复期等。常规的服用剂量和方法是每次 40mg,每天 3 次,服用周期一般在 3 个月左右。
再看看不良反应。银杏叶提取物虽然安全性较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出现在消化系统,比如有些患者在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如果高剂量或长期使用,还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失眠、头痛、嗜睡等症状。另外,对植物成分过敏的人要特别注意,银杏叶提取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红斑、荨麻疹等。而且,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这就可能会让出血风险增加,比如出现皮下出血或淤青。对于老年人或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出现心悸、血压波动等情况。
特殊人群使用的时候更是要谨慎。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可千万不能用,因为目前还缺乏安全性数据,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避开。未成年人也不能使用,同样是因为安全性数据不足。老年人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就像慢慢爬坡一样,根据身体的反应逐步调整剂量,避免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加重。急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都要禁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则要慎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对银杏叶提取物过敏的患者更是要坚决禁用。
在药物联用方面也有讲究。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就不能随便和银杏叶提取物合用,因为两者合用会让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正在吃降压药的患者也要注意,银杏叶提取物可能会增强降压药的作用,引发低血压。还有抗抑郁药,像 SSRIs 类药物,与银杏叶提取物合用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张大爷听了医生的详细讲解,对银杏叶提取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知道,这种药物虽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这样才能既发挥药效,又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