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五种能力之三:共情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之三: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基石。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往往难以理解伴侣的内心世界,这会使得他们的亲密关系困难重重。那么,什么是共情能力?如何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善解人意。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当对方内心有不好的感受时,善解人意的人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找对象的要求都是希望对方善解人意。
在开始之前,需要澄清一个关于共情的误解。有人对共情的误解是共情就是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很多人不想被对方的负面情绪所影响,所以选择了不共情,这是他们对共情的理解。
将人的负面情绪比作是一场海浪,共情就是站在冲浪板上冲浪。既要站在海浪上面,又不能被海浪卷入进去。被海浪卷入,那对方的负面情绪可能也会影响到我们,让我们变得消极。所以,共情,没有那么简单。不是简单的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
共情的两个基本功
基本功一:接纳对方情绪
共情的第一个基本功,是对情绪的关注和接纳。比如生活中,别人心情难过在哭泣,有人可能会说“哭有什么用,生活不相信眼泪,你现在不应该难过,应该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这种人思维太过理智,只想着解决问题,不关注对方的心情。
要知道,人在内在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的时候,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这个时候常常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接纳对方情绪,是指我们在遇到一个人时,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去关注对方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要去觉察和体会对方的感受。只有经常关注对方的心情,我们才能知道对方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
有的人觉察不到别人的感受,很可能因为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自己有很多渴望得到满足,比如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别人怎么看自己上。这样的人需要先疗愈自己这些缺失,然后才有精力关注别人的感受。
基本功二:准确描述出对方的内心感受
当对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描述出对方的内心感受,那么对方身上的负面情绪就会得到减弱和释放。并且对方还会对你有一种亲切感,感觉自己被理解了。
婚姻中也是一样,如果你能说出伴侣内心的感受,他会感觉你理解他,就会感觉你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很近。
四步练成“共情高手”
第一步:接受
当一个人有了情绪后,去接受这个人有情绪这个事实,并且开始关注这个人经历了什么。简单说,就是你注意到对方心情不好了,那就开始去关注对方的心情,并且关注的时候是以一种接纳的态度来进行的,允许对方心情不好。有的人不接纳对方又负面情绪,所以会去指责和批评有负面情绪的人,要求他们吧情绪压抑起来。
第二步:了解
在第一步接受并关注了对方的情绪后,紧接着就要了解他内在的感受和发生的事情。一个人有负面的感受,一定是有原因的,哪怕这个原因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也许是以往的某件事,也许是对眼前的境况的一种伤感,也许是对未来的一种焦虑。
所以需要我们聆听对方讲述事情的经过,在聆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事情从头到尾听完,认认真真的听,中间尽量不要打断对方,让对方感觉到完全被关注和接纳。当如,如果对方不愿意现在说,那也不要勉强,给对方留点时间,对方想说的时候再听他说,这本身也是共情。
第三步:表达
表达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如果这个步骤没有做好,前面的基本就是前功尽弃,甚至还有更不好的感觉。
很多人听完别人的故事后,会说“你没问题的”,“加油”,然后拍拍对方的肩膀,貌似关心的样子。但这都不是共情,这些话像是在说“我并不想跟你的感觉在一起,你自己承受吧”。
人们不需要这些,人们需要的是被理解。怎么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真的理解了他呢?你需要用语言表达出你对他的理解。表达出对方起情绪的过程,不去评论对错。
第四步:启发
在共情的过程中,当表达出对方起情绪的内在过程,基本上对方的心情就会好很多。因为他既被接纳和关注了,又满足了诉说的需求,也被理解。所以一般到第三步,共情就可以结束了。
但是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做些事情,那就是引导对方思考,引导他去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面向未来。
我们需要通过问“为什么”,让对方去思考他人的出发点和需求,或者看到实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停留在自己的逻辑上。让对方去做更多的思考,视野变得更宽广。
“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
“为什么他会这样做?”
“你们之前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启发的过程基本都是提问,并不给答案。而是促使对方自己去理解别人或者思考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但依据这个原则你就可以启发对方,让他去思考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本文原文来自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