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疆生地所揭示极端高温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疆生地所揭示极端高温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
https://www.cas.cn/syky/202411/t20241111_5039061.shtml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1/4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在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CO2吸收能力正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开展了一项系统研究,结合大气反演模型、地球系统模式、机器学习模型模拟的碳通量数据以及全球气象站点和再分析网格数据,评估了近40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的演变规律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全球极端高温事件以0.82天/年和0.023°C/年的速度增长,这显著削弱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其中,热带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贡献率约占81±48%。研究还指出,极端高温事件的强度比频率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更大,主要是因为总初级生产力的吸碳能力下降幅度超过了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排碳能力下降幅度。

在高温事件期间,陆地碳汇能力的减弱主要由温度或土壤水分调控向大气干旱调控的转变所驱动。此外,研究还发现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在模拟植被对极端高温事件的响应时存在误差,高估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在植被-极端高温互馈关系方面的模拟能力。

这项研究强调,随着极端高温事件的持续加剧,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人类活动排放CO2的能力将进一步失衡,给实现气候目标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在未来的气候预测中,研究人员应更加关注高温极端事件强度的演变趋势。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近40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率与强度时空变化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