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旦空腹血糖超过7或餐后血糖超过10,建议少碰这3类食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旦空腹血糖超过7或餐后血糖超过10,建议少碰这3类食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9/21/5737387_1140755600.shtml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当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0mmol/L时,就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高血糖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伤害,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神经病变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血糖>10mmol/L,会发生什么?

与其他疾病不同,糖尿病在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糖对身体没有伤害。研究表明,当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mmol/L,餐后血糖超过10mmol/L时,高血糖已经开始对身体造成伤害,只是身体还没有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身体各器官依旧被高血糖侵蚀,等察觉到明显症状时,脏器的伤害已经不可逆转,再进行干预为时已晚,糖尿病已经发展到了中后期。

医生提醒: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哪三类食物要少碰?

在吃药、运动饮食等多管齐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那说明血糖控制的还算不错,不少食物也能适当吃一些,可若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0mmol/L,以下三类食物特别要控制用量了。

1.米饭、馒头等精致米面

米饭、馒头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主食,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得当时,适当吃这些作为主食,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是可行的。但当血糖超过正常范围,馒头、米饭、面包等精致米面,进入胃肠道很快就会被消化、吸收,被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也不慢,因此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这时候,糖尿病患者就要选择那些,消化吸收速率慢的低升糖指数食物作为主食了,比如燕麦、荞麦、高粱等杂粮,膳食纤维含量高,能增强饱腹感,又不会造成血糖在短时间之内的飙升,又富含多种维生素,不会造成营养失调。

2.高升糖指数的水果

很多水果汁水充足,糖分高,是糖尿病患病的禁忌。特别是在血糖控制不好时,中、高升糖指数(GI 超过50)的水果更是要少碰,比如西瓜升糖指数为72、荔枝升糖指数为70,这些水果最好忌口。糖尿病人一旦控制不住,摄入过多,会迅速对血糖造成影响。

新鲜水果能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可要控制血糖,又要少碰,那有没有平替呢?

如果想要补充营养物质,用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替代水果,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干果与水果相比,对血糖影响更大,某些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c的含量也大打折扣。更是要尽量避免食用。更不要贪图省事,直接喝鲜榨果汁,压榨后的果汁,不仅维生素含量低,膳食纤维也被破坏,无法增加饱腹感,不利于控糖。

3.瓜子、花生等坚果

瓜子、花生、核桃等坚果,虽然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但这些富含油脂的坚果,其中脂肪含量也不低。以花生为例,脂肪的占比超过50%。

长期吃富含油脂的坚果,脂肪和总热量摄入超标,会造成脂肪堆积,不利于控制体重,同时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还会增加胰岛素的负担,降低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这些零食虽然能饱腹,但不要多吃,更不能代替碳水,浅尝辄止即可。

如何进行生活干预,控制血糖?

在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值还不算太高的阶段,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保持血糖的稳定,其实并不是难事,要牢记以下几点。

近年来糖尿病的频发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想维持血糖的稳定,在保证饮食多样、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食物总热量的摄入。

为了科学控糖,高血糖人群要定制独属于自己的饮食方案。肠胃正常的人群,优先考虑硬粗的食物,少吃软烂的食物,比如主食能吃粗粮杂粮,就不要选择精制面食。

吃饭的顺序也有讲究,先喝汤汤水水,占据一定体积的胃容量,再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提升饱腹感;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保证机体营养充足;最后再吃碳水化合物多的主食,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细嚼慢咽的吃饭方式,能有效减慢吃饭速度,增加饱腹感,减少饭量,令餐后血糖更平稳。《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上的一篇文章曾做过研究,吃饭时能做到充分咀嚼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要明显低 于未充分咀嚼者,在改掉吃饭不能充分咀嚼这个习惯后,他们的血糖也能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缓解晚上的饥饿感,防止夜间血糖出现过低现象,会在睡前加餐。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晚餐进食量,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加餐食物的品种是有要求的,尽量选择豆类、奶类、乳制品等含有蛋白质的低生糖指数食物,尽量避免吃面包、馒头等能迅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以及含糖量高、油炸类的小零食。

通过运动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通过运动既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又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谓一举两得。

2023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运动,十分简单,仅需每天6分钟的中强度锻炼即可。与药物降糖相比,运动降糖没有副作用,运动时间越长,糖尿病风险越低。

一天之内不同时段,激素分泌水平不同,运动产生的降糖效果也有差异。《糖尿病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在下午或晚上进行运动锻炼,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为了避免晚间运动过于兴奋影响睡眠质量,可以将运动锻炼时间定在下午或者傍晚。

最有利于降糖的三种运动方式中,适合毫无基础的普通人上手的就是慢跑,每周只要坚持进行3~5次半小时左右的慢跑,就能有效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睡眠也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对超过20万人,全年龄层次的人群的睡眠时间研究证实,睡眠时长与患糖尿病的风险成反比例,也就是说睡得越少,患糖尿病(2型)的风险越高。睡眠过少增加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不可逆转的。为了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一定要严格遵守早睡早起的作息,睡前剔除影响睡眠的因素,每天保证高质量睡眠。

负面情绪对身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时候,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多重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在生活中想要避免消极情绪不太可能,我们能改变的是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自我调节,与他人交流倾诉,运动发泄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疏导,别把坏心情憋在心里,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总结

糖尿病各项并发症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空腹血糖为7mmol/L或餐后血糖为10mmol/L就是临界点,超过这两个数值,高血糖对身体各处会造成伤害,也许患者本人并无异常感受,但这些伤害是真实存在的。此时就需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否则任由病情恶化,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不要把没有症状当成对身体没有影响,还是要以自身数值为血糖的参考指标。血糖控制不好,要改变饮食习惯,少吃精制面粉制作的馒头、高升糖指数水果等食物,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方面改变生活习惯,将能影响血糖水平的坏习惯都改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