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证但不聘任?职称晋升新规出台:晋升副高可分段计算任职资历时间
拿证但不聘任?职称晋升新规出台:晋升副高可分段计算任职资历时间
评职称这件事,可以说是医生职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对医生专业技能和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评”职称时间长与“聘”职称名额有限的难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文章《中级过了 5 年才聘主治,心塞!你们从考完到聘用要多久?》中曾有《从中级考试到主治聘任,你用了多久?》这样一个投票,目前,共有617人参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显示:40% 的网友表示需要五年以上才被聘任。
此外,各地医疗卫生系统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期解决这一难题,但未见明显改善。
职称晋升新政出台,
主治医师迎来利好!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医疗卫生系统高级职称的评审给出了新的要求。
图源:辽宁省卫健委
尤其在申报评审条件部分,《通知》打破了高级职称评定仅以岗位任职时间为标准的硬性要求,特别提到申报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人员虽然须已受聘中级、副高级岗位,但任职资历时间可“分段”计算。
《通知》首次提出将任职资历时间“分段”计算,更新内容包括以下3点。
1.职称评审资历计算
(1)申报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者的任职资历时间可以分段计算,总任职资历时间=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时间+聘任的时间。
(2)2023年及以前,资历时间按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时间计算。
(3)2024年及以后,资历时间按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时间计算。
2.聘任时间的计算
每年6月30日前完成聘任的,这一年度的任职时间按全年计算,7月1日及以后者推迟1年。
3.岗位调整过渡期政策
(1)对于从其他专业转评到卫生技术管理专业的医务人员,2024—2028年有过渡期政策。在过渡期内,只要满足过去关于卫生技术管理年限的要求,可以按旧政策参加评审。
(2)2029年后,需要满足平转条件并取得相应级别的卫生技术管理专业技术资格。平转后还需满足新的任职资历条件,才能申报更高级别的卫生技术管理专业资格评审。
《通知》对服务基层条件也做了调整。
●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
●符合《关于城市医生申报高级(副高)专业技术资格前到农村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卫函〔2014〕163号)及其它有关规定的医师,可视同已完成服务基层经历或不作要求。
《通知》还出台了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鼓励政策。
●参加新冠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在防控一线的工作经历视同完成服务基层工作经历。
●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可在符合专业技术资格报名条件的基础上,提前一年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
●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防控一线人员,可结合业务能力水平评价,直接申报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
简而言之,基于辽宁新政,此前取得中级资格的医生即使未被聘任,只要符合年限要求即可报考副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万年主治”的燃眉之急。
“新政策”引发新思考
“公平”“公正”是根本!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辽宁省的医生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还需要实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如何。若有良性影响,相信这一政策会推广至全国。
当然,这一政策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确保评审标准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避免因为时间缩短而导致评审质量下降;如何平衡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评审标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时加以考虑和解决,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以适应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在职称评定这件事上,医生和行政部门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多年,有说取消职称评定的,也有说以考代评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归根到底,职称评定作为激励医生进步、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机制,其存在是有必要的。然而,如何使这一机制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辽宁省此次对职称评审条件的改动,可以说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它尝试打破传统的评审条件“卡脖子”的困境,让医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术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职称评定中的公平、公正才是根本,是所有人必须坚守的底线。
职称评定只是医生职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医生的全部,更不能单纯依据职称来确定他们的薪酬。我们还需要关注医生的综合素质、临床能力、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发展,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