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福田2024|低空高飞:高密度城区向天再借3000米
盘点福田2024|低空高飞:高密度城区向天再借3000米
开栏语
行至岁末,记忆如昨。回首2024年,福田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奋斗与梦想的光芒。
这一年,福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这一年,福田智能制造与软件信息交相辉映;这一年,福田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敢为人先,在城市治理的实践中精雕细琢;这一年,福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之风吹向每一位福田人的心田……
过往成序,新篇待启。 2024年来到尾声,南方+推出《盘点福田2024》,一起回望属于福田的奋进之印,解读发展的高光密码。
今年11月, 全国首个小微型低空经济服务站在福田区金地名津广场正式启用 ,与传统的物流站点不同,该服务站集成了无人机起降、充电等多项功能,融入社区物流配送、城市巡察、紧急救援等多元服务。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得益于辖区建筑形态多样化、服务需求差异化,近两年,福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趋丰富。
从福田口岸、香蜜公园相继开通了无人机配送航线相继开通,到以大中华城市候机厅为中枢,打造福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出行网络,过去一年,福田这座高密度城区正奋力向天再借3000米,竞逐低空“新蓝海”、布局“天空之城”。
高楼林立是福田的一大特点,这也为福田区低空飞行创造了多元需求。
为抢抓产业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 《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 对基础设施建设、起降点认证及备案、城市空中交通场景等发展予以支持。
其中,鼓励企业积极开通福田辖区航线,对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在公开渠道售票的常态化运营且达到架次标准的载人运输新航线(起点或终点至少一个在福田区),给予一次性20万元支持,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目前,福田全区已建成直升机起降平台25座,其中备案直升机场占全市近三成,起降平台建成密度及备案数量居深圳第一。同时,福田打造了全国首张1.4GHz低空经济通信专网,“新型基础设施完备”为低空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8月,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福田举行。会上,福田区与深圳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3个低空领域重要机构“低空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正式落户福田。 福田与深圳机场的强强联合,以及一系列全国性平台机构的落地,毋庸置疑将大力推动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集聚。
此前,福田已汇聚一电科技、航天科工、中天泽控股等一批知名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将共同构建福田低空经济发展生态圈,为低空经济发展护航。
在拓宽应用场景上 ,福田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卫星定位和低空无人机信息传输网络,构建空天一体联动网络,应用于城市全域治理,初步构建超大城市管理和服务八大场景,包括河道巡检、违建巡查、环境巡检、大气监测、城市规划、医疗物流、应急处置、消防救援等,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福田经验。
去年底,福田出台 《福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目标 ,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低空基础设施及保障能力提升、低空产业能级及商业规模提升、低空应用场景多元化培育及拓展四大行动。
在“拓展多元化低空应用场景”中,福田提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低空飞行试点、推进城市治理领域低空飞行的应用、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等,打造福田精品低空游览名片。
根据规划,到2025年,福田低空经济总部及研发基地基本形成,空天一体“一张网”规划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建成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