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栗:亚马逊雨林中的“坚果之王”
巴西栗:亚马逊雨林中的“坚果之王”
巴西栗,又称沙漠果、鲍鱼果、长寿果等,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南部的大型乔木,被誉为“坚果之王”。它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而闻名。本文将详细介绍巴西栗的特征、种植方法和繁殖方式。
基本信息
巴西栗属于桃金娘目、玉蕊科、巴西栗属,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高可达30-45米,胸径可达2米以上,是亚马逊雨林中最大的树木之一,树龄可超过500年。其树皮呈灰色,表面平滑,树干笔直,木质优良。叶片在干季会脱落,单叶互生,叶缘全缘或有钝锯齿,叶形为长椭圆形,波状,顶端尖,轮生,叶柄较短。
营养价值
巴西栗的种子富含营养,含有丰富的硒、镁、维生素B1、B2、E、胡萝卜素等,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其中,种仁含油量高达65-70%,蛋白质含量为13-17%,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种子外形酷似鲍鱼,营养丰富,肥白香润,酥脆可口,口味极佳,回味香浓,被誉为“坚果之王”。在坚果类食品中,饱和脂肪含量最高。经常食用可增强大脑记忆能力,畅销全球,是旅游休闲佳品和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
生长环境与条件
巴西栗生长要求高温高湿的气候和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宜温度为24℃±4℃,酸碱范围为5.6±0.4(pH)。光照需求为中强,开花季节为春季。由于植株高大,培育难度较大。
种植方法
巴西栗的果实外层有木质化的硬壳,壳厚约0.8-1.2厘米,内含8-24颗种子,种子呈三角形,长4-5厘米。果子成熟后会坠落到地上,由于树很高,果落地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加上其外壳坚硬,重量较大,落地时足以砸碎动物的头骨。因此,在果子成熟季节,人们最好不要靠近树底下。巴西坚果也因此被戏称为“森林炮弹”。
繁殖方式
巴西栗主要通过种子繁殖,10-15年开始结果,果实11月成熟,落地后收集。成年树每株可产果100-300个。种子不耐贮存。巴西栗只有生长在原始林中才会结果实,依靠原生地一种特殊的兰花授粉,这种兰花会吸引雌蜂来交配,为其授粉。如果森林里兰花与蜜蜂两者都有时,巴西栗的花才可以顺利完成授粉,花授粉后果实需要十四个月的时间才会成熟。
开花形态
巴西栗的花小,呈白绿色,花序为圆锥花序。每朵花由花萼和花冠两部分组成,花萼为落萼,花冠有六片花瓣,花瓣呈奶油色。雄蕊多数。蒴果为圆球形,棕色,具有坚硬的木质壳,重约二公斤。每果有种子12-24粒,种子横切面呈三角形(形似鲍鱼),种仁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