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思想巨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思想巨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authorv_17712e182f4e.aspx?ivk_sa=1024320u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宗羲,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他是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著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书,编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

轶事典故

阅读天一阁藏书

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宁波故里后,于宅东建造藏书楼,藏书达7万余卷,命名为“天一阁”。范钦后代为防止藏书失散,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

由于黄宗羲的道德、文章、学识、气节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的敬重,范钦的后代允许他进入天一阁阅读藏书。黄宗羲得以遍览天一阁的藏书,为他的学术研究和著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平

为父鸣冤 庭锥奸党

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黄宗羲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其地现名浦口村,属浙江省余姚市明伟乡。降生前夕,母亲姚氏曾梦见麒麟入怀,所以,宗羲乳名“麟儿”。父黄尊素,万历进士,天启中官御史,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下狱。

天启六年(1626年)六月十六日,黄尊素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魏忠贤派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亲自审讯,黄尊素宁死不屈,最终被凌迟处死。黄宗羲时年17岁,闻讯后悲愤填膺,立志为父报仇。他秘密结交义士,策划刺杀魏忠贤。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魏忠贤畏罪自缢,黄宗羲才得以暂时放下复仇之念。

崇祯即位后,黄宗羲上疏为父鸣冤,请求追究魏忠贤等奸党的罪行。崇祯帝下旨追赠黄尊素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端”,并下令将魏忠贤等奸党遗骸戮尸示众。黄宗羲亲赴刑场,用铁锥击打魏忠贤的尸体,以泄心头之恨。

著述

黄宗羲一生著述丰富,涵盖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等多个领域,多达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主要成就

税费改革

黄宗羲对经济的观点由现代学者秦晖总结,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称为“黄宗羲定律”。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曾提到这一定律。此后,这一概念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参考。

墓地

黄宗羲死后就葬在余姚城东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现属陆埠镇十五岙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时候这一带三面青山环抱,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正如先生诗中描述的:“昔年曾此作邻家,依旧水声彻夜哗。风景过清销不尽,满溪明目浸桃花。”抗清斗争失败后,梨洲先生于晚年建龙虎山草堂于兹,死后即葬于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