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整理】髋关节体格检查(附有图解)
【最全整理】髋关节体格检查(附有图解)
髋关节体格检查
髋关节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让患者站立,进行视诊
- Trendelenburg测试
- 观察患者步行
- 仰卧检查,确保骨盆位置正确
- Thomas测试及活动范围评估
- 腿长测量
- 特殊测试
患者站立并视诊
充分暴露患者,注意检查瘢痕。从前面、侧面(内侧和外侧)和后面观察患者下肢姿态。特别注意腰椎前凸程度和脊柱侧弯情况,这些可能提示髋关节固定屈曲畸形或腿长不等。
Trendelenburg测试
Trendelenburg测试用于评估髋关节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头与髋的关系。测试时,患者单腿站立,另一侧膝关节向后屈曲至90°。正常情况下,骨盆应保持水平或上升,若向无支撑侧倾斜则为阳性。
步态观察
当患者行走时,需要详细描述其步态。常见的步态形式包括:
- 镇痛步态:通过减少受累侧站立时间并倚靠躯干来减轻关节痛
- 短腿步态:过度重心转移并降低重心,但支持相时间相等
- Trendelenburg步态:站立肢另一侧骨盆下降,躯干向站立肢倾斜
- 臀大肌步态:臀部伸肌无力导致骨盆前移、躯干后移
仰卧检查
确保检查床平整,将骨盆放正。骨盆放正意味着两侧髂前上棘垂直于检查床侧面。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骨盆放平。
触诊
虽然髋关节位置较深,无法直接评估积液或滑膜增厚,但可以触诊髂前上棘、坐骨结节和大转子等骨性标志。
髋关节活动范围评估
Thomas测试
用于评估髋关节固定屈曲畸形。通过消除腰椎前凸补偿,可以准确测量固定屈曲程度。正常情况下,30°以内的固定屈曲可通过增加腰椎前凸来补偿。
屈曲
在仰卧位进行测试,弯曲膝盖以防止腘绳肌张力限制。正常屈曲范围为0°~100°至135°。主要屈肌是髂腰肌,可通过让患者从床上抬起大腿来评估肌力。
伸展
最好在俯卧位测量,膝关节可屈曲或伸直。正常范围为0°~15°至30°。主要伸肌是臀大肌,可通过要求患者在膝关节屈曲时从检查床上抬起腿来评估肌力。
外展
测量时患者仰卧,检查者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稳定骨盆。正常范围为0°~40°至45°。外展肌力可通过要求患者做对抗阻力的外展来评估。
内收
只有在对侧腿处于外展位时才能测量真正的内收。正常范围为0°~20°至30°。可通过仰卧位时抵抗外展腿内收来测量内收肌力。
伸展位旋转
正常内旋范围为0°~30°至40°,外旋范围略大,一般是0°~40°至60°。可通过从髌骨中线到足背中点的假想直线作为测量轴。
屈曲位旋转
早期病理征兆(如暂时性髋关节炎)可通过在屈曲位旋转来评估。内旋范围为0°~30°至40°,外旋范围则为0°~40°至50°。
腿长测量
在进行腿长测量之前,需要评估对侧髋关节活动范围,确保两腿处于相同位置。可通过Galeazzi测试、Bryant三角形或Nelaton线来进一步评估腿长缩短位置。
特殊测试
这些测试主要用于评估软组织病变。
滚原木测试
通过使股骨头相对于髋臼和关节囊移动来评估髋关节疼痛。阳性测试会引起疼痛,但无疼痛并不能排除髋关节作为病因的可能性。也可用于评估髋关节囊松弛和不稳定性。
撞击测试
- 前撞击测试:患者仰卧,髋关节屈曲90°,然后内收加内旋。阳性结果会出现腹股沟区的疼痛。
- DEXTRIT(动态外旋撞击测试):患者仰卧,被检查的髋关节屈曲超过90°,然后被动外展和外旋。
- 后撞击测试:患者仰卧在检查床的边缘,受累侧腿悬垂。另一侧腿保持屈曲,检查者充分伸展受累侧髋关节,同时外展和外旋。
- Patrick或FABER(屈曲,外展,外旋)测试:患者仰卧,将同侧足部放在对侧膝关节上,形成“4”字位置。阳性结果会引发疼痛加剧。
- 坐骨股撞击试验(HEADER测试):患者仰卧,同侧膝关节屈曲到90°,然后髋关节伸展,内收和外旋,阳性结果为在腹股沟或臀部内侧深处诱发疼痛。
髋关节孪缩测试
- Ely测试:用于评估紧张的股直肌。患者俯卧,膝关节被动屈曲,如果股直肌收缩,那么同侧的髋关节将自发抬起。
- Ober测试:评估阔筋膜或髂胫束的挛缩。患者健侧卧位,健侧髋关节最大限度屈曲以使腰椎伸直。受累侧髋关节屈曲并外展45°,然后缓慢伸展。正常情况下,当髋关节被缓慢伸展时,可以将髋关节内收至中线,如果腿部保持外展状态,则表示髂胫束的挛缩。
- Phelps测试:用于评估股薄肌紧张度。患者仰卧,受累侧髋关节最大化外展,然后膝关节在检查床的侧面屈曲。如果通过膝关节的屈曲(放松股薄肌)能使髋关节外展程度增大,则表明股薄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