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福寿螺暗藏危险!教你三招辨别并安全食用螺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福寿螺暗藏危险!教你三招辨别并安全食用螺类

引用
光明网
1.
https://m.gmw.cn/2024-08/13/content_1303819929.htm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商家在制作螺蛳粉时使用福寿螺代替田螺,引发广泛关注。福寿螺不仅可能携带多达6000条寄生虫,还可能引发严重疾病。那么,如何辨别福寿螺与普通田螺?食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认识入侵物种福寿螺

福寿螺是一种大型的两栖淡水入侵螺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一带,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类。福寿螺食性杂、个体大、食量大、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严重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已成为我国及其他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恶性水生动物。

福寿螺对于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没有要求,不挑水域和环境。上至河流池塘,下至阴湿沟渠包括水田里,它都可以生存。它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福寿螺煮熟了也不能吃吗?

福寿螺体内寄生虫之多,普遍在 3000~6000 条,最让人害怕的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具有嗜神经性,常常会入侵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剧烈头痛无法忍受,会引起持续脑膜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福寿螺本身“体型”偏大,如果完全炒熟,需要更久的烹饪时间,完全煮熟后口感会变得很硬。为了保证口感,部分商家使用的福寿螺极有可能半生不熟。吃进肚子不仅有寄生虫风险,还可能因杀菌不到位导致拉肚子,引发急性肠胃炎,所以并不建议食用福寿螺。

三、学会这三招,分辨福寿螺

福寿螺与田螺非常相似,一般人根本区分不了。速来围观,教你分辨福寿螺和田螺!

  1. 带壳的螺,看壳!
  • 大小:福寿螺的大小一般比田螺大。
  • 颜色:福寿螺外壳偏黄褐色,田螺外壳偏青褐色。
  • 形状:福寿螺螺口较大,尾部短平,整体是圆盘形;田螺螺口较小,尾部比较尖,整体是圆锥形。
  1. 煮熟的螺肉,看触须!
    很多在饭店或是外卖中,都是不带壳的熟螺肉。这时需要注意,福寿螺有2个触须+2个唇须,田螺只有2个触须。

  2. 内部也有区别
    田螺是卵胎生的,所以里面是满满的带壳小田螺;而福寿螺是卵生,看到的是粉色卵。


(福寿螺)
(田螺)

四、安全吃螺,切记以下几点

  1. 烹饪前清洗干净
    将螺放入干净的盆内,浸泡至吐净泥沙,可以添加一小勺盐或几滴香油,并在浸泡过程中适度摇晃或搓洗,促进吐沙。可用刷子刷洗,以去除螺的泥沙和黏液。

  2. 充分烹熟后食用
    螺要煮熟后食用,避免生吃、半生吃或腌制后直接食用。其中,海螺多带壳直接烹饪,取肉食用。淡水螺可爆炒、煲汤。无论是沸水中煮沸,还是蒸煮、炒煮,都需要烹制10~20分钟,或直到螺类的壳打开,肉质变熟透,烹制时长取决于螺的大小。

  3. 适量食用不贪多
    螺的嘌呤含量较高,需适量食用。尤其是患有痛风的人群需慎重食用。一旦螺出现异味、螺肉变软无弹性、壳身出现较多黏液等情况时,不要食用。

  4. 合理存放更安心
    鲜活的螺如果当天食用不完,可以覆盖一块干净湿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尽量在3~4天内食用完。煮熟的螺建议当天食用完,尽量不要隔夜存放,以免螺肉腐败、细菌滋生引发胃肠疾病。

要点速览

学会这三招,分辨福寿螺:带壳的螺,看壳;煮熟的螺肉,看触须;螺内部也有区别。

安全吃螺需要注意:烹饪前清洗干净,充分烹熟后食用(蒸、煮、炒制需要10~20分钟),适量食用不贪多,合理存放更安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