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撤诉凯因科技,丙肝药市场格局生变
吉利德撤诉凯因科技,丙肝药市场格局生变
凯因科技与吉利德之间的丙肝药索磷布韦专利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2023年9月24日,凯因科技发布公告称,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2023)最高法知民终2907号《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准许吉利德(上海)撤回上诉,一审判决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诉讼始末:从起诉到撤诉
这场专利诉讼始于2021年8月,当时吉利德(上海)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凯因科技在2024年4月21日前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索磷布韦片的行为构成侵权,并判令其停止相关行为,赔偿550万元。
吉利德(上海)主张,其是第ZL200480019148.4号中国发明专利的被许可人,而凯因科技生产、使用和销售的索磷布韦片在患者体内代谢产生的药学活性成分GS-461203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构成直接和间接侵权行为。
2023年4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吉利德(上海)的全部诉讼请求。随后,吉利德(上海)提起上诉,直到本次撤诉。
丙肝药物市场变迁
这场诉讼的背后,是丙肝药物市场的巨大变化。当丙肝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时,患者将越治越少,药物市场也将由扩张转至收缩,甚至消失。
吉利德先后推出了四代丙肝DAA类药物,分别为索华迪(Sovaldi)、夏帆宁(Harvoni)、丙通沙(Epclusa)、沃士韦(Vosevi),被称为吉一/二/三/四代。其中,夏帆宁、丙通沙均是包含索磷布韦成分的复方制剂。前三代为一线用药,后者为二线用药。可见作为吉一代的索华迪很快被后来者迭代。
2016年,丙通沙在美获批,上市三年达到销售高峰后,销售额骤减。吉利德CEO在2018年年初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直言,“丙肝领域可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在国内,2017年至2019年间,获批的DDA药物已超10款,参与者包括吉利德、艾伯维、默沙东、BMS等,歌礼则是唯一的国产选手。但此后,国家医保谈判又剥去了国产玩家唯一的价格优势。
凯因科技:从诉讼到发展
对于凯因科技来说,这场诉讼虽然告一段落,但其核心产品凯力唯的市场表现值得关注。2023年,凯力唯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销量同比增长243.66%。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2亿元、1.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73%、39.71%。
然而,公司销售费用为7.93亿元,近几年均维持在50%至60%之间,高于同行。当期,公司抗病毒药物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约八成。凯力唯上市前,公司主力产品是人干扰素α2b和复方甘草酸苷药物。但这两者已有数款产品纳入省级集采。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凯因科技正在往乙肝新药领域转向,除了针对乙肝的干扰素产品,1类新药KW-027正处于Ib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