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银行把员工“当贼”防着,连“护照自由”都是奢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银行把员工“当贼”防着,连“护照自由”都是奢望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6ORC4D055621QY.html

银行的工作规矩多、监管严,这些大部分的人都有认知。
可银行却三令五申,要求全体员工上交护照及港澳台通行证,还是在金融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失控的管控逻辑

一位国有大行信贷员在网上晒出了日程表,晨会前半小时定位打卡,午休时间需报备用餐地点,下班后自愿参加培训至21点。

在被人资部要求上交护照时,他苦笑着问:“难道我每月4000块的工资,值得卷款逃往东南亚?”

这种荒诞的场景,每一位银行人都深有体会,也折射出银行业畸形的管理思维。将所有人预设为潜在风险源,用对待犯罪嫌疑人的方式管理员工,银行的“尽职免责”演变成层层加码的管控竞赛。

智能手环监测员工如厕时间,AI系统分析微表情判断忠诚度,GPS定位精确到分钟级轨迹追踪,本该用于风险防控的技术手段,正在异化为禁锢人性的电子枷锁。

某城商行数据显示,过度监控导致38%的基层员工出现焦虑症状,工作效率反而下降12%。

全员有罪推定的管理哲学,暴露出管理者对现代企业治理的认知缺陷。更离谱的是,有银行将“员工八小时外行为规范”细化为27条禁令,好像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银行经营的是信用,而信用的基石是对人的尊重。”

崩塌的信任基石

每当有领导参加的会议,员工必须身着统一的服装,前排员工保持标准坐姿,后排同事用备忘录记录领导每句话。

滑稽的表演式服从,不能说是形式主义,但一定是考核指标与监控探头共同催生的职场伪态。甚至连部门团建,都要求员工交出手机防止泄密,团队建设已然异化为敌我甄别。

据第三方机构调查,银行业基层员工对管理层的信任度从2018年的68%暴跌至2023年的29%。上下级关系沦为猫鼠游戏,银行最宝贵的组织凝聚力正在快速蒸发。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管控文化正在扭曲行业人才结构。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银行柜员岗位投递者中,二本院校毕业生占比从五年前的43%攀升至82%,而重点院校毕业生更倾向选择科技公司。

如何才能破局

在荷兰ING银行,风险管理呈现截然不同的图景,重要凭证实行分级接触制,合规操作嵌入业务流程,员工护照管理采用“报备-预警-追踪”三级响应机制。基于岗位风险的差异化管控,使员工流失率长期保持在5%以下,反观国内同业,这个数字普遍超过18%。

国内也有一些银行在尝试改革试点,护照管理实行“报备自由+预警报备”双轨制,建立员工申诉委员会监督管理系统。试点半年后,客户投诉率下降24%,业务差错率降低31%,证明人性化管理与风险控制可以兼得。

基层员工是与银行共同成长的伙伴,而非防范对象,不如用流程控制替代人身控制,以技术赋能取代监控威慑。站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清醒认知,严苛管控赢得的是虚假安全感,失去的却是行业未来。

时至今日,00后毕业生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银行,银行为这场管理异化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银行该摘下“防贼眼镜”了,用尊重与信任重建银企关系。要知道,银行里最珍贵的资产,从来都不是客户的资产总额,而是全体员工眼中闪烁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