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疗法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光热疗法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光热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因其无创、高效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基于吲哚菁绿(ICG)介导的光热疗法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牙周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周围的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的丧失,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脱落。传统的牙周治疗主要通过机械手段清除牙根表面的沉积物,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完全清除深层牙周袋内的细菌,导致细菌重新定殖,影响牙周愈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光敏剂——吲哚菁绿(ICG)。ICG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时会被激活,释放自由基和单线态氧,从而杀死细菌。与传统的光敏剂相比,ICG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它不需要氧气就能发挥作用,这使得它在牙龈下厌氧区域的治疗效果更好。
图1:光热疗法治疗流程示意图
光动力疗法(PDT)是基于激光和光敏剂的新型无创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产生自由基和单线态氧,从而杀死细菌。这种杀菌方式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因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针对细胞内容物的单线态氧。
研究显示,ICG介导的光热疗法可以作为刮治和根刨(SRP)治疗的辅助手段。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实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相对减弱,表明该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然而,目前尚缺乏确凿证据证明PDT作为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大多数研究显示其效果中等,且在牙周炎患者的微生物谱中未发现明显改善。这可能与光敏剂和激光系统的不均匀性有关,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
图2:六个月治疗后的实验结果
尽管如此,ICG介导的光热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其无创、高效的特性使其在牙周炎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这种疗法有望为慢性牙周炎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Raut, Chetan Purushottam; Sethi, Kunal Sunder; Kohale, Bhagyashree Rajendra; Mamajiwala, Alefiya; Warang, Ayushya. Indocyanine green-mediated photothermal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A clinico-microbi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Indian Society of Periodontology 22(3):p 221-227, May–Ju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