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伤身
不吃早餐,伤身
早餐往往会被赶时间的上班族省略掉,还有人认为不吃早饭有助减肥。其实,这是在伤害健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新近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经常不吃早餐,会增加头痛风险。此前也有诸多研究显示,不吃早饭与肥胖、心血管病、血脂异常等相关。
规律用餐,有益身心
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中,频繁头痛特指每周出现一次或以上的头痛。研究小组对近500万名5~17岁的加拿大未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了解了他们近6个月内是否有过头痛及发作频率、近一周内吃早餐及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次数、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睡眠状况,以及是否有焦虑和情绪问题等。
结果显示,约6%的被调查者每周头痛超过一次;按一周早晚餐共14顿统计,频繁头痛者一周平均只吃9顿,没有头痛者均值为12顿。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和其他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经常与家人一起吃早晚餐的未成年人频繁头痛的风险,比不规律用餐者低8%。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睡眠和饮酒均与频繁头痛无关,但焦虑和情绪问题会使频繁头痛的风险加倍。
研究人员由此推断,与家人一同规律用餐,是增加交流、增进感情的大好机会,有益身心,同时能降低头痛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对身体有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催人肥胖,增加脑出血、动脉硬化、蛋白尿甚至心血管病死亡、全因死亡风险。
不吃早餐增慢性病风险
不吃早餐会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北京安贞医院研究人员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学者发表的一项覆盖全国近5万中老年人的研究提示,不吃早餐的人血脂指标较差,尤其是超重或肥胖人群以及缺乏运动者。研究显示,与规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升高10.6%、5.5%、7.7%,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2.4%,同时空腹血糖水平也降低1.6%。
中国学者的一项分析结果显示,每周经常不吃早餐的人要比经常吃早餐的人,增加48%的超重或肥胖风险,31%的“肚子”肥胖风险。作者认为,早餐不吃,可能会在中午饭暴饮暴食,导致胰岛素敏感性受损。不吃早餐也可能会导致基因和激素变化,促发肥胖。
来自日本8万余人追踪13年的研究显示,不吃早餐者与每天都吃早餐者相比,脑出血风险要高36%。研究者推测,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不吃早餐或会或因空腹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进一步上升,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对成年人跟踪18.8年的研究显示,从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明显增加,尤其是中风死亡增加。
早餐要吃得好,吃得早
综上,早餐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早餐应该怎么吃?
从时间上来看,美国西北大学学者报告的研究发现,早餐不晚于8点半最好。研究显示,早上在8点半前吃饭的人,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均低,进而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较低。
一项法国的研究也表明,早餐不宜过晚,否则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与习惯在早8点吃早餐的人相比,上午9点以后吃早餐者增加59%的2型糖尿病风险。
从食材来看,一项美国的研究发现,早餐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更长寿。研究还提示早餐摄入膳食纤维有好处。与每天吃膳食纤维≤25克的人相比,纤维摄入量>25克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21%。
另外,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分析提示,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早餐多吃蛋白和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预防或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总之,按时吃早餐、慢点吃、晨起饮水能预防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被称为“死亡四重奏”,是腹型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聚集发病。这是《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给出的建议。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