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大师的风采
大提琴大师的风采
图:大提琴演奏现场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动人旋律:音乐。美妙的音乐,最能触动人心。忧伤的音乐,最能安静人心。喜乐的音乐,最能鼓舞人心。一曲动人的音符,就能融化冰冷内心。一行优美的诗句,就能打开人心深处。一部经典的巨作,就能流传世世代代。
大提琴浑厚的音色,
抒情的旋律,
能够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充满诗意的琴声在宁静的
时候聆听会更加优美。
大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
或优雅,或凄婉,
一定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曼妙。
今天我们欣赏6位大提琴大师(乐团)的迷人风采。
久木田熏
图:久木田熏演奏现场
日本器乐演奏家久木田熏1979年生于东京。两岁学习小提琴,三岁学习钢琴,七岁开始练习大提琴。14岁在札幌获得少年大提琴演奏大奖。师从于前田善彦、毛利伯郎、ヨセフ・ルイツ、河野文昭、山崎律子等名家。久木田熏以大提琴为主要演奏,加上钢琴、小提琴、吉他、手风琴、口琴、三弦琴等乐器伴奏,再以Classic和Tango重新编曲,一首在旋律上很平凡的曲子立刻就这样化腐朽为神奇。
特蕾莎.皮雷兹
Teresa Perez(特蕾莎.皮雷兹)美国著名大提琴手。她的专辑深受发烧友的喜爱。皮雷兹手上的那把1744年出产的意大利名贵大提琴的声音,带着醇厚的质感,琴弦所传出的复郁芬芳弥留空间,挥之不去,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杰奎琳·杜普雷
图:杰奎琳·杜普雷演奏现场
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年1月26日-1987年10月19日),英籍大提琴家。五岁即展现过人禀赋。十六岁开始职业生涯,才华与年龄的落差倾倒众生;1973年,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遂作别舞台,卒于盛年。 鲜花与不幸是同时降临到这个原本普通的家庭的。这个为音乐而生的人,非但走不出自身人格的阴霾,还因此而侵害到至亲:对母亲从倚赖到敌视。她用的最久的一把琴叫大卫朵夫(Davidoff),它就是现在马友友用的那把。她的故事在1998年改编为电影《她比烟花寂寞》。
马友友
图:马友友演奏现场
马友友,1955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毕业于哈佛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
1959年,由父亲启蒙学习大提琴,并和家人迁居纽约。1962年,参加了为筹建华盛顿文化中心举行的巡回义演音乐会,美国总统肯尼迪夫妇出席晚会 。1971年,16岁的马友友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1976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取得人类学学位。1985年,首次获得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无交响乐团)。1991年,哈佛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98年,《马友友的巴赫灵感》问世。1999年,与巴伦波因合作,和中东音乐家们组成的“中东青年管弦乐团”一起在德国威玛演出,同年获得顾尔德奖。
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
Mas que nada(无事一身轻)
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创立于一九七四年,隶属于举世知名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利用柏林爱乐休团时排练和演出。从一九七四年以来,他们就成为举世最知名且罕见的大提琴室内乐团。睽违四年,在零六年的「天使之舞」专辑后,这个乐团终于 再次推出全新专辑「花都巴黎」,把一系列和法国有关的音乐,改编成供大提琴乐团演奏,呈现一个浪漫又神秘的音乐之都。
秦立巍
秦立巍,当今世界乐坛上最为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被誉为新一代的马友友;《纽约时报》曾评价他的演奏“拥有无瑕的音准,钢铁般的技巧和柔美的音色。” 秦立巍13岁时便获得中国全国大提琴比赛第一名,1992年获得澳洲全国大提琴比赛第一名;迄今为止,秦立巍已包揽了12个国际大赛的第一名及众多荣誉:他是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英国BBC广播公司誉为“新一代艺术家”称号等。1998年,秦立巍获得第11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银奖;2002年,秦立巍当选澳大利亚“十大杰出青年”。
图:秦立巍演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