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票选10招防脑退化 睡眠充足不入三甲?第1名每日做20分钟有效
专家票选10招防脑退化 睡眠充足不入三甲?第1名每日做20分钟有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会患上脑退化症。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脑退化症呢?日本媒体《介護ポストセブン》邀请了10位医生、医学博士及脑退化症专科医生,通过投票方式选出了10个有效预防脑退化症的生活习惯。其中,排名第一的方法竟然只需要每天做20分钟!
专家投票选出的10个预防脑退化生活习惯
第10至8位
饮食均衡(10分):随着年龄增长,食欲下降可能导致营养不足,进而加速全身及大脑老化。
良好睡眠(10分):睡眠质量同样重要,有助于清除大脑中的废物、整理记忆,甚至消除负面情绪。
戒烟(10分):香烟含有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脑部血流,加速脑细胞死亡,增加患脑退化的风险,所以戒烟是保护大脑的重要一步。
咀嚼食物(10分):吃饭时好好地咀嚼能刺激和活化大脑,建议选择有咬劲的食物,加入日常饮食中。
健康零食(10分):建议每隔3小时摄取少量水果或坚果等健康零食,有助于防止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减少对脑细胞的负面影响。
打扮(10分):日常多打扮不仅能提升心情,重返年轻。研究表明,多打扮还能增强认知功能与幸福感,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运动时用脑(10分):进行结合身体与脑力的活动,例如边走路边唱歌,能促进神经传导物质分泌,帮助大脑保持年轻。
享受休闲活动(13分):专长研究老化、高龄者营养的人间综合科学大学教授熊谷修与内科医生山本佳奈指出,进行不同的休闲活动,例如欣赏艺术品、行山等,能提供日常以外的刺激,激活大脑。
培养兴趣(14分):有65岁以上的长者为对象的研究发现,花更多时间从事兴趣爱好的人,患脑退化症风险较低。此外,通过兴趣活动也能激活前额叶,延缓大脑老化。
第6至1位
减少使用智能手机(16分):脑退化症专科医生奥村步等专家指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时,会无意识地接收大量信息,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大脑疲劳,影响记忆力与思考能力,建议适度远离手机。
注重食材多样性(16分):内科医生大西睦子与熊谷修等专家建议,每日摄取10种以上不同食物,确保营养均衡,有助于大脑功能全面发挥。这10种食物包括肉、蛋、油脂、海鲜、豆制品、绿黄色蔬菜、土豆、海藻类配菜、牛奶(乳制品)。
睡眠时间7小时以上(17分):心脏专科医生大冢亮指出,睡眠不足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脑内科医生加藤俊则表示,当大脑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能帮助大脑排出废物,并巩固记忆。
多与人对话(17分):精神科医生和田秀树指出,对话能激活大脑多种功能,例如从对方的内容、反应和面部表情中读懂对方的感受。
旅行(21分):内科医生佐佐木欧人表示,旅行能提升“主观的幸福感”,这是衡量对生活的满意度的指标,有助于防止认知能力下降;而旅行目的地的风景,可以刺激大脑解开过去记忆的能力。此外,在旅行中花点时间自我反思,有助于防止大脑老化。
烹饪(26分):设计新菜谱和步骤需要有计划力,以及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注意力分配功能,能够激活前额叶皮质。回想冰箱里有哪些食材或与烹饪相关的经验,这种情节记忆,以及尝试制作或品尝从未做过的料理,也能对大脑产生刺激。
运动(57分):专长研究老化、高龄者营养的人间综合科学大学教授熊谷修指出散步或轻度体操等运动习惯,能够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促进大脑活化。此外,运动还能刺激副交感神经,带来放松感。随着年龄增长,食欲下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加速大脑老化,因此运动带来的食欲提升也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
建议可以多做网球或门球等团体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自己动起来,还能增加计划和时间安排在内的沟通机会,对于保持大脑年轻非常有帮助。除此之外,每日只要持续步行20分钟,也能达到激活大脑并维持运动功能,从而缓解压力。
脑退化症不同阶段的症状
根据香港医管局的资料,认知障碍症(脑退化症)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致大脑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记忆、理解、语言、学习、计算和判断能力都会受影晌,部分且会有情绪、行为及感觉等方面的改变。
早期症状(第1-2年)
在此阶段,家人和朋友通常会以为患者的症状,只是因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常見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中期症状(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症狀包括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晚期症状(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症狀包括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