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投诉“前置程序”?12345与信访的差异有哪些?
信访投诉“前置程序”?12345与信访的差异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寻求政府的帮助。在众多维权渠道中,12345热线和信访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虽然两者都致力于解决问题,但它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诉求的接受部门存在差异
12345的投诉由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受理,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负责热线接收、转办、督办等事务;而信访投诉则由国家、省、市、区(县)、街道(镇)的信访局接受,属于行政机构,受本地党委和政府领导,同时接受上级信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处理时间、方式存在差异
12345具备“接诉即办”的优势,一般咨询性的问题可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非咨询类问题则需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短信反馈;至于信访投诉,申诉求决类的问题会在15天内出具书面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告知书,并在60天内给出书面处理意见书,如遇复杂问题,还可再延长30天。
投诉及反映渠道的选择存在差异
12345接受投诉的方式包括手机端、电话端、微博、微信等,全天候提供人工服务。信访渠道主要有来访和信函,国家信访局网上平台、人民网、来信等也可供反映问题,同时也可以前往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进行面对面反映。
对于涉诉类等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
对涉诉、仲裁类等不予受理的事项,信访部门会转给相关部门直接回复(无需出具处理意见书);12345对涉诉类等不予受理事项,一般由平台直接告知不受理。
复议的途径明显不同
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查、复核,或者申请信访听证;对12345答复不满意,可以再次反映,但再次回复的内容可能会与上次相同。
二者的职能侧重点有所不同
12345作为政府服务热线,主要提供各类服务咨询、投诉举报以及办事指南;而信访的主要职责在于接收、调查、处理以及回复信访投诉,配合巡视巡察信访件的处理,尤其关注信访积案的化解以及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12345和信访在诉求化解模式、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权力,更多地起到了一个衔接和引导的角色。这也导致两者如果遇到职能交叉的诉求,均面临着承办单位不明确的难题,比如房屋降价问题,到底是转给房产局(房地产市场管理)还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管理)?再比如预付卡无法使用问题,应该是商务局(管理商务企业)还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消费市场)回复?如果每次通过召开协调会或者年底考核来将工单强制性派发,恐怕不是解决难题的长久之计。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