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几种常见的行人过街方式,你都了解吗?
盘点几种常见的行人过街方式,你都了解吗?
在城市交通日益繁忙的今天,安全过街已成为每个行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不同的路口可能采用不同的过街方式,了解这些方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过街,更重要的是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四种常见的行人过街方式,并提供实用的安全过街建议。
“绿波”过街法
“绿波”过街是指在分段式人行横道路口,通过对信号灯的放行顺序进行调整,使得行人在经过第一段人行横道到达中央安全岛时,第二段人行横道信号灯由“红”转“绿”,最终实现连续过街(无需在安全岛等待)的体验效果。
一般适用于过街距离较长,且有较大安全岛,同时机动车交通流向较为简单的路口。
示例图位置:西湾路南北高架路口
采用绿波模式后:
- 东南侧往西北侧(③→①)行人最大等待时间由110s降低至78s,完整过街时间由90s降低至45s;
- 西北侧往东南侧(①→③)行人完整过街时间由81s降低至46s。
对角斑马线过街法
对角斑马线过街是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几何原理进行设计,在路口设置对角方向的人行横道线。该放行模式能够让对角过街的行人直线通过,无需二次过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动车等待的时间。
一般适用于斜向过街需求较大的核心商业区、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周边,需要对行人进行特殊保障的路口。
示例图位置:龙津路华贵路口
该路口的全行人绿灯放行,直线贯通了居民区和市场等区域,极大的便利了周边居民出行。
二次过街法
二次过街是指路口设置有安全岛,由安全岛划分的两段行人过街分别由两组行人信号灯分段控制。该模式可以避免过长的行人绿灯时间对其他交通流造成的时间浪费,也更有利于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一般适用于行人过街距离较长,中间有安全岛并设置有分段行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
示例图位置:云城西齐富路口
该路口人行横道长度达40米,实施二次过街可以降低行人与机动车的红灯等待时间,提高路口的整体运行效率。
响应式过街法
响应式过街是指行人通过按压过街按钮触发通行需求信号,信号机即开始调度行人过街信号。在没有接到行人过街的需求信号时,机动车信号灯会处于常绿状态,车辆可以不间断通过。
一般适用于行人过街需求相对较低的路口。
示例图位置:广园快速路转科韵路路口
该路口行人流量较低,设置行人过街按钮,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行人空放现象,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
安全过街小贴士
注意观察周边路况
警惕速度过快车辆。经过路口时需“一停、二看、三通过”,对路况复杂、车速较快的路段提高警惕、做好预判,切记不要低头玩手机或沉浸式听音乐;携带儿童过马路时,要抓紧孩子手腕,避免孩子脱离大人保护。遵守交通信号灯
切勿闯红灯。当红灯亮起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如已经进入人行横道,则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安全岛)停留等候,切勿闯灯冲行。保持安全距离
注意大车右转。红灯等候时不要与过往车辆距离太近,特别是要注意右转弯大型车辆的后轮,避免因内轮差盲区,被卷入车底。
广州交警提醒:道路安全离不开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努力。请广大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按“灯”通行。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