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确理财观?专家建议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确理财观?专家建议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3352778/%E5%85%92%E7%AB%A5%E7%90%86%E8%B2%A1%E8%A7%80%E6%80%8E%E6%A8%A3%E6%95%99%E5%AD%A9%E5%AD%90%E6%AD%A3%E7%A2%BA%E7%90%86%E8%B2%A1%E8%A7%80%E5%B0%88%E5%AE%B6%E6%95%99%E6%87%89%E5%B0%8D%E8%BF%B7%E4%B8%8A%E6%89%93%E6%A9%9F%E8%AA%B2%E9%87%91%E5%AD%90%E5%A5%B33%E5%80%8B%E7%90%86%E8%B2%A1%E5%B0%8F%E9%81%8A%E6%88%B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儿童理财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理财习惯的影响深远,因此,从小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三种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

父母的角色

在培养孩子理财观念的过程中,父母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教育局高级教育主任(家校合作及家长教育)林菁桦(Tina)指出,亲子理财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很有必要。“不要抱持孩子年纪尚小的心态,当孩子长大成人,总有一天要学会长大,需要自行处理个人财富、储蓄等事宜。”香港都会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课程总监陈智娴(Crystal)补充道:“欧美国家流行从小时候开始教金钱观,现在香港部分幼儿园也会开始涵盖,如分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


(图片来自PhotoAC)

Tina认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订立一些大原则,如应洗则洗、量入为出。”Crystal也认同家长可以担当榜样的角色。“跟孩子讲再多的知識、道理、技巧,但家长自己不是这样做的时候,如告诉孩子要节俭,但自己却买得满屋子都是东西,又怎能叫他们信服?因此身教好重要。”

从日常生活中实践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理财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Tina建议家长可以让子女了解家庭里的各项必要开支,如水电气费,这些都会影响到小朋友对消费的概念。当孩子有想要的玩具,家长更应把握时机,与他们一起设定一个储蓄目标,例如存够一笔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教导他们如何每个月存入一定的金额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储蓄的习惯,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设立目标。

Crystal指出,有些家长不给予孩子自主用钱的机会,即使给了他们零用钱,但当小朋友想买某样玩具时,他们仍然会阻止,告诉孩子“你买这东西不是太好”或“你有更好的选择”。过分干预孩子使用金钱,其实并不理想,始终要积累经验才能学习到如何正确运用金钱。

至于部分家长见孩子在街上扭计便心软或为了尽快结束尴尬的情况而满足小朋友,Tina和Crystal均觉得治标不治本,甚至会驱使孩子下次用相同的手段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面对上述情况,家长应先安抚孩子情绪,而不是一味满足或命令收声。恩威并施,告诉孩子需要做到某些准则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Tina提醒道。

财分三份

那么家长何时开始给予孩子零用钱?Crystal建议初小阶段便可以给予孩子少量零用钱,因为普遍小学都会设有小卖部,小朋友可以用零用钱买一些零食。她表示家长可視乎实际需要,逐少给予孩子零用钱,如每天10至20元或每星期50至100元,若然以每星期形式给予,孩子更能因应支出调整自己的花費。她更提醒:“儘管拿到零用錢初期可能會一次過拿來買一件喜歡的玩具,家長也要放手,讓他們知道原來做了一個錯的決定,要學會承擔後果,從經驗中學習。”


“财分三分”不等於要孩子必须平均地将零用钱分成三份,而是应按孩子的年龄及实际需要等,鼓励他们作分配及调整。(图片来自PhotoAC)

当小朋友“有錢過手”时,家长还要谨记教他们“财分三份”的原则,即是将零用钱分为“储蓄”、“消费”及“分享”三个部分。Tina及Crystal指此舉能让孩子知道零用钱不只是用來买东西,还可以有其他用途,甚至订立目标、培养同理心、明白“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对他们的成长也有益处。

三个理财小游戏

父母亦可以通过不同的有趣游戏和活动,来提升孩子对理财的概念及学习动机,Crystal就列出以下一些例子:

  • 学前儿童适用:角色扮演
    孩子可以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例如化身爸爸的职业去模仿他的工作,由妈妈扮演老板,并且给孩子发薪,让他明白要赚钱便要工作的道理。


(图片来自PhotoAC)

  • 小學生适用:商店游戏
    父母可先为家中的玩具定出不同价格,并用纸笔预先制作不同面值的纸钞票,分给孩子。他们若要购买玩具,便要以纸钞票付款。孩子可从游戏中学习不同物品有不同的价格;而用尽“积蓄”后,便不能再买东西。


(图片来自PhotoAC)

  • 小學生适用:大富翁游戏
    孩子可以从游戏中学习运算、购物要付钱等的概念。建议父母选用传统版的大富翁,因为电子货币版的大富翁备有自动计算功能,缺少了让孩子运算的机会。

应对“打机课金”

据Crystal观察,家长常遇到的问题是小朋友“课金打机”。“在小朋友角度,会觉得这是一笔‘需要’而不是‘想要’的支出,因此亲子女之间的讨论是必须的。”她建议家长与子女约法三章,控制玩乐的时间及开销,引导他们不要为打机无止境课金。“当金额较大,而孩子又觉得非要不可的时候,亦可一起检视预算开销,引導他们订定儲蓄目標,從而達到自己的願望。”或是否有其代替品同样能为自己带来乐趣,以助子女建立理性的消费态度。


家长应提醒子女花錢追求遊戲中的裝備要適可而止,才可以真正享受電子遊戲帶來的樂趣,否則只會為自己帶來超支的煩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案例分享

其中一位曾就讀“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親子理財課程的學員Sabrina分享個人經歷。“女兒在DSE前結識了男朋友,首戰DSE,不出所料,無法升讀大學。當時女兒聽男朋友說想到外國升學,並勸我按揭或賣樓供她一起到外國讀書。"其時女兒只有18歲,有這個想法實在讓人感到驚訝。她稱女兒當時的想法就是“父母生我出來,就有責任幫忙”;加上公開考試失手,也想盡快彌補。然而Sabrina希望女兒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於是反問女兒覺得自己是否有用心學習,如果自修重讀一年,見她盡全力仍不能升讀大學,便卖楼供她到外國讀書。慶幸的是,Sabrina女兒重讀一年後成功考入心儀的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設計系,現時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


Sabrina從“自在人生自學計劃”開辦初期已經開始報讀,至今已經19年,基本上計劃裏的所有課程都已經讀了一遍。(圖片來源:《親子王》)

從Sabrina的經歷可見,除適時引導外,及早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亦非常重要。她指其實自女兒小時候已經會帶同她一起將零用錢、利是錢存進銀行,並告訴她這是她的利是錢,媽媽不會用,會留下來將來讓她讀大學。她表示親子理財課程涵蓋範圍很廣,包括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理財觀,也會教家長怎樣分配金錢。“不懂理財是一件很‘大鑊’的事,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生活、未來規劃。”她續指課程讓她學會該留多少作孩子教育、家庭支出、娛樂等,更加有把握運用金錢,安排生活開支、儲蓄,只需跟着指引就可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