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ap.bytravel.cn/view/wenwu/index381_list.html

台州市,这座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从千年古城墙到佛教文化圣地,从革命烈士陵园到古代水利工程,台州市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台州市的14处重要文物古迹,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临海古城墙(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2370米,现存高度一般为7米,下宽9米,上宽4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城墙内芯为宋代原构,按城砖规格可明确区分宋代以后的历代加修层面。由于城区地面不断淤积,宋代城墙已有2.5米沉于地表。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为纪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牺牲的525位烈士而建。陵园主要建筑有牌楼、墓道、战斗纪念塔、纪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桥、烈士塑像、纪念馆、陈列馆等。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1986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海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区的灵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墙内,历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场所。天宝时,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讲说天台宗义,弘传天台章疏,亲制鉴真干漆夹宁坐象,被日人奉为国宝,开日本雕塑艺术之先河。贞元间,日僧最澄入唐求法,亦曾驻锡龙兴寺,从道邃受法,归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龙兴寺遂为日本天台宗祖庭。

温岭古井

中山村鸢泉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中山村澄海西路23号门前。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1936)。井身圆形,块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块开出榫头的大石板扦合而成,每边长65厘米,厚14厘米,高60厘米。西面井圈外侧上写有“鸢泉”二字,其相邻井圈上刻有“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建”。

新河闸桥群

新河闸桥群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新河闸桥初建于宋代,后历代都有修建。新河闸桥群由中闸、糍闸、北闸、下卢闸等四座闸桥组成。其它如中闸、北闸、下卢闸等,均为两孔闸梁桥,建筑年代略晚,细部做法也较粗放。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糍闸位于新河镇原高桥乡驻地东约500米处,跨大溪支流,南北走向,单孔石梁桥,全长15.6米,宽3.5米,跨径3.5米,桥面距水面高4.5米,桥面两侧设石栏板,望柱头雕狮,桥面中段设石级踏步,桥南端设石级踏步,桥北端设石级踏步。

梁妃塔

梁妃塔耸立于赤城山顶,四面七级,似一柄利剑直刺苍穹,昂然与云霞相吞吐,蔚为壮观。站在梁妃塔下极目四顾,方圆几十里风光尽收眼底,东面国清寺近在咫尺,隋塔耸云;南望天台城就在脚下,古城新城,滔滔始丰;西望桐柏仙山若隐若现;北望天台山莽莽苍苍,层峦叠翠,气势巍峨。介于赤城山与华顶山之间,有“天台八景”之一的“赤城栖霞”之誉。

椒江戚继光祠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椒江城区东山西南麓。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陈列面积640平方米,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自幼读书练武,十七岁袭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曾专任山东海防,后调浙江抗倭,先后在台州、福建、广东等地平定倭患,官至都督同知。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乐清湾内,这里海潮涨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过8米,适宜开发潮汐能。为了给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国家水利电力部决定在乐清湾选址建设潮汐电站。电站不大,由大坝、发电渠道、厂房、泄水闸、开关站组成。这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双向潮汐电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双向潮汐电站。

黄岩孔庙

黄岩孔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旧名文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乾隆道光、同治重修。存大成殿、东西庑、戟门、衣亭、奎星阁等建筑37间。大成殿五间。殿南为戟门,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戟门南为棂星门,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棂星门南为照壁,高约4米,宽约6米,上书“万世师表”四字。照壁南为泮池,池上有石桥,桥南为大成门,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大成门南为大成殿,五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大成殿东为东庑,西为西庑,均为三间,硬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东庑内供奉先贤先儒塑像,西庑内供奉先贤先儒塑像。大成殿北为衣亭,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衣亭北为奎星阁,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出廊,明间设门,次间设窗。奎星阁内供奉奎星塑像。

路北灵山遗址

灵山遗址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桥灵山遗址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路桥城区西部灵山东麓。2010年3月,灵山脚下在施工过程中,一位考古爱好者发现该遗址。此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路桥区博物馆人员开展考古勘探、试掘工作。灵山遗址地表海拔在3至5米之间,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达2米以上,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存。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其中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鼎、罐、豆、盘等,纹饰以绳纹、弦纹为主。

桃渚古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41公里东海之滨的桃渚镇城里村。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桃渚千户所,筑土城,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后内迁至中旧城;1442年再次内迁;1443年新建桃渚所城,保存至今;1559年抗倭后增建东西敌台两座;1564年修桃渚城,增建城墙,增设炮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桃渚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1500米,城墙高6米,底宽7米,顶宽4米,用条石砌筑,内外壁均用砖包砌,城墙上设有炮台、箭窗、垛口等防御设施。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内街道呈棋盘状分布,有官署、军营、民居等建筑遗迹。桃渚城是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多宝讲寺位于高枧村岩峰竖尖山麓,旧名龙翔院,为东晋高僧昙猷法师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清同治七年重建。为江南最大的一个藏传密宗禅林,寺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上首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其中,清定大师转赠的高约3米、高4.5吨的缅甸玉卧佛,是寺中最大一尊佛像,也是浙江省最大的玉佛像。

仙岩洞摩崖石刻

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三门县浦坝港镇,年代为明至民国。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浦坝港镇仙岩村以北石笋山的仙岩洞内。仙岩洞晋时称“法云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为“百花清洞”,据传说此洞系仙人所凿,故又称“仙岩洞”,有“台州海天胜境”之誉。洞口朝南,高25米,深15米,宽10米,洞内有石笋、石柱、石幔等自然景观,洞壁上刻有大量摩崖石刻,其中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仙岩洞天”最为著名。

桃渚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41公里东海之滨的桃渚镇城里村,东南距海仅10余公里。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桃渚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1500米,城墙高6米,底宽7米,顶宽4米,用条石砌筑,内外壁均用砖包砌,城墙上设有炮台、箭窗、垛口等防御设施。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内街道呈棋盘状分布,有官署、军营、民居等建筑遗迹。桃渚城是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下汤遗址

下汤遗址座落在仙居县城西30公里处的郑桥下汤村北端,北依八卦山,南临永安溪的河谷平原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保存较完整的约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丰厚,地层分明,文化层厚度2米以上。陶器种类有夹炭灰陶、夹砂红陶、细泥质灰陶和黑陶等,胎质都较酥松。器形有鼎、豆、罐、盘、杯、碗、钵、纺轮等。鼎足有锥形、喇叭形、扁足、柱形等。豆有高柄豆和矮柄豆。罐有大口罐、小口罐、双耳罐等。盘有平底盘和圈足盘。杯有平底杯和圈足杯。碗有平底碗和圈足碗。钵有平底钵和圈足钵。纺轮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石器有斧、锛、凿、刀、镰、磨盘、磨棒等。骨器有镞、针、锥、簪等。此外,还发现有鹿、猪、牛、羊、狗、鸡、鱼、龟、螺等动物骨骼。下汤遗址是浙江省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对于研究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