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在位十个月,历史评价却很高?朱高炽: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什么只在位十个月,历史评价却很高?朱高炽: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朱高炽是一位十分特别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但其历史评价却非常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皇帝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
大明王朝200多年悠悠历史中,有一位皇帝十分特别。虽然这位皇帝在位时间很短,但是论功绩不比他皇帝爷爷、皇帝爸爸少。
他就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一位长相不出色,但品行、才能突出的皇帝。
据悉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十个月,即便如此,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却很高。
史学家将朱高炽和其儿子朱瞻基誉为“仁宣致治”,治功卓越的程度可与成康之治和文景之治相媲美。
朱高炽
朱高炽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好出身。要知道朱高炽的母亲是孝仁皇后,此人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仁孝皇后自幼聪慧、才智贤惠。要说仁孝皇后嫁给朱棣还是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婚事。
朱元璋曾经对徐达说过,“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仁孝皇后便嫁给了朱棣。不久之后,朱高炽便出生了。
朱高炽出生之后,为人十分端重沉静。
在朱高炽五岁左右,开始读书。幼时的朱高炽最大的兴趣便是与老师讨论儒家经典。
有一次,朱元璋询问朱高炽,有关尧和商汤在位时的时政举措,朱高炽答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耳!”朱元璋听闻不断感慨,“朱家的帝业后继有人了啊!”自此之后,朱元璋更加喜欢朱高炽这位嫡长孙了。
朱元璋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五年之后,太子朱高炽受命监国。从此之后,朱棣六次离开京师,离京期间都是由皇太子朱高炽负责监国。到后来,晚年的朱棣因为重病缠身,无法长期理政。
后来朝中大部分事宜都是由朱高炽负责处理的。掐指算算,朱高炽负责监国的时间至少有13年。朱高炽有一年监国期间,某地发生了灾情。当地官员立即通报,并请示放粮赈民。
朱高炽表示,“救灾如救火,下次直接放粮救灾!不要请示了!如果有问题,我来承担!”
可以说皇太子朱高炽是永乐中后期朝中最重要的统治者。平日里,皇太子朱高炽负责处理朝中的日常事务。换句话说,朱高炽是除了朱棣以外的朝廷常务负责人。
朱棣
朱高炽监国时期的工作比较繁杂。比如明朝中央和地方军队任免升调、提升各地教谕官员为中央六科给事中、提升有政绩的知州等。而朱棣的许多开创性活动,都在朱高炽的支持和配合下展开。
不仅如此,朱高炽不仅受到东宫官属的拥戴,还受到了朱棣本人的肯定和支持。在大明朝历史上,皇太子朱高炽可谓是皇帝在位时期监国第一人。
朱高炽监国期间,《明史》作出的评价是“朝无废事”。
可以说,这是对朱高炽监国的最高评价了。尽管如此,朱高炽也曾经因为先天足疾和肥胖差点被朱棣废了太子位。如果按照相貌来排名,朱高炽自然比不过自己的两个弟弟。
朱高炽剧照
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途中患病而亡。当时大军在外,京师防务相对空虚。不过,朱棣次子朱高煦一心想要夺位。
这时候的他利用在京活动,随时可能发动叛乱。北京局势相当紧张,朱高炽一方面准备悼念活动,一方面召集精锐骑兵回防京师。随后,朱高炽命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开平山迎回朱棣的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