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AN芯片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AN芯片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要点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629018555810163

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技术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其芯片选择和外围电路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从数据速率、电源电压等关键参数出发,详细介绍CAN芯片的选择要点,并深入探讨共模电感、终端电阻、总线电容和ESD保护等外围电路的设计方法,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优化CAN总线系统的性能。

CAN,即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由德国BOSCH公司率先提出并演变为国际标准(ISO 11898),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现场总线技术之一。那么,在面对琳琅满目的CAN芯片市场时,我们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1、数据速率:

数据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线路上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在选取时,需依据具体应用场景来定。例如,高速CAN收发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到5Mbps,而CAN FD技术则更进一步,其最高速率可达8Mbps。相较之下,传统的CAN技术最高速率仅为1Mbps。

2、电源电压考量:

在选用CAN收发器时,必须关注其电源电压范围,以保证它与实际的供电系统能够完美兼容。

3、共模电压:

在CAN通信协议中,共模电压是一个核心参数,它主要关联着显性信号与隐性信号的差异化的电压需求。这一指标对通信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

汽车应用中的EMC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总线接口芯片的EMC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为了确保良好的EMC表现,不仅需要在芯片选择上做出明智的决策,更需精心设计外围电路。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CAN芯片外围电路的一些参考设计方案。

1、共模电感:

共模电感具有独特性质,它对共模信号展现出高阻抗,而对差模信号则呈现低阻抗,因此能有效抑制共模噪声干扰。

  • 电感值的选取

在抑制总线共模噪声方面,电感值的选取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在CAN总线的共模噪声频率处,共模电感能展现出尽可能高的电感值,从而在高阻抗下有效抑制共模噪声的传播。若电感值过小,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将不理想;而电感值过大又会受到尺寸和成本的限制。因此,针对500kbps的CAN通信,推荐选用51uH电感值的共模电感;而对于2Mbps的CAN FD通讯,则可选择100uH电感值的共模电感。

  • 直流电阻的选择

选择共模电感时,直流电阻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直流电阻越大,总线信号的损耗也会相应增大,进而导致传输效率的降低。因此,在确定电感值后,应优先选择直流电阻尽可能小的共模电感,以确保高效的信号传输。

2、终端分立电阻

根据ISO11898标准,互连线应采用单双绞线(屏蔽或非屏蔽),并具备120 Ω的特性阻抗(ZO)。为防止信号反射,需在电缆两端接入等于线路特性阻抗的电阻进行终止。此外,连接节点到总线末端的接线应尽可能短,以减小信号反射。

通常,每个总线端都会配备一个120 Ω的终端电阻。若需对母线的共模电压进行滤波和稳定,可采用分路端接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拆分使用两个60Ω电阻器,并在其中间接入一个对地电容来实现。它能够消除消息传输开始和结束时总线共模电压的波动,从而改善网络的电磁发射特性。

(左图)标准终端分立电阻
(右图)分离终端分立电阻

在总线系统中,为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并防止反射,终端分立电阻的配置至关重要。标准终端采用单一120Ω电阻进行终止,而分离终端则通过拆分使用两个60Ω电阻器,并在其间加入对地电容,以实现对共模电压的滤波和稳定。这种分路端接方式能有效消除消息传输过程中总线共模电压的波动,进而优化网络的电磁发射性能。

3、总线电容

除了采用共模电感和分立终端匹配电阻来提升CAN总线的电磁兼容性(EMC)外,在CANH和CANL上分别加入对地电容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这些电容能够滤除总线上的高频噪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AN总线的EMC性能。然而,对地电容的选择需要权衡多种因素。电容值过大可能导致总线信号衰减、上升和下降时间延长,进而缩短bit时间,干扰总线通信。同时,由对地电容与信号源阻抗构成的R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必须高于CAN总线的通信速率,以确保正常通信。因此,在选择对地电容时,需要综合考虑总线长度、节点数量、数据速率等因素。通常,对于2Mbps的CAN FD通信,总线对地电容建议不超过100pF。

4、ESD保护二极管

在汽车或工业应用中,许多系统都存在外部连接接口。这些接口在安装或维护时可能会积累过量电荷,通过接口线缆流入模块。这些放电能量有时高达几十千伏,可能导致接口芯片受损,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因此,保护接口收发器免受ESD(静电放电)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虽然CAN收发器芯片内部配备了ESD保护电路,但其防护能力在总线端可能不足以应对某些环境下的ESD冲击。为此,我们通常需要借助外部ESD保护二极管来增强系统的防护能力。TVS二极管具有较大的结电容,适用于低速CAN总线;而ESD静电保护器件的结电容较小,更适宜高速CAN总线。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CAN总线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CAN总线节点硬件错误问题

在CAN总线上,数据采用不归零编码方式,显性和隐性同时传送。当总线上的结果值为显性时,意味着数据正在被传送。然而,如果某个CAN节点出现硬件或软件错误,导致其TXD引脚持续处于低电平,那么总线电平将一直保持在显性状态,进而影响所有节点的正常通信,甚至可能导致总线瘫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带TXD显性超时保护功能的CAN收发器。这种收发器在TXD引脚显性时间超过允许的最大值后,会自动禁能发送器,并将其输出设置为隐性状态,从而确保总线的正常通信不受影响。此外,收发器的下一个显性输出只有在释放了TXD后才能产生,进一步增强了总线的鲁棒性。

推荐使用的带TXD显性超时保护功能的CAN芯片包括SIT1050T、SIT1040T、HMT1040T和HMT1050T等。这些芯片可以有效防止出错的CAN控制器通过发送持续的显性TXD信号将总线箝位在显性电平,从而确保总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低波特率通信正常,高波特率无法通信。

当控制器在低波特率下通信正常,但提高通信速率后却无法通信时,这通常是由于终端电阻未匹配所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确保匹配适当的终端电阻。

3、总线电容过大引发的通信问题。

CAN节点与CAN线束的电容对整网电容有着显著影响。过大的电容会导致信号下降沿变得平缓,进而影响接收节点的位采样准确性,最终可能产生错误帧。

  • 仔细检查CAN总线上是否存在外加电容过大或保护器件(如TVS)的寄生电容问题。若存在,应适当移除或减小这些电容,以降低总网电容。建议将单个CAN节点的电容控制在40pF至100pF的范围内,以确保信号的准确性。
  • 尝试降低工作波特率。波特率的降低会相应延长每位数据的传输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容的影响。但请注意,若电容过大,单纯降低波特率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