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12号线,又有新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12号线,又有新进展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8A02F0W00

武汉轨道交通建设迎来新进展。近日,前川线二期工程全部25列车出厂验收工作完成,12号线三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丁十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这些工程进展不仅体现了武汉地铁建设的稳步推进,也为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

前川线二期:全部列车出厂验收完成

近日,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工程全部25列车出厂验收工作全部完成。

出厂验收是指列车在制造、调试完成后,车辆采购方与供货商根据“用户需求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的发运前检验,是对列车出厂前的最后“体检”,主要包括车辆外观检查、静态检验、动态测试、淋雨试验等。

  • 车辆外观检查。对车上车下各系统管线及零部件安装工艺等进行检查。
  • 静态检验。对列车上辅逆、制动、空调、车门、PIS等系统的动作响应和参数显示的检查。
  • 动态检查。测试动车情况下,各工况牵引、制动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 淋雨测试。在淋雨间内用自来水喷洒模拟列车“淋雨”,以检查车厢内部的密封性能情况。

前川线车辆沿用了7号线一期的A型车,同时在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

  • 车辆首次采用了高频辅助逆变器,极大地减轻了设备重量,同时提升了总功率与直流故障供电冗余性,降低了车辆运行能耗;
  • 为进一步提升乘客舒适性,列车选用了节能且风量可调的变频空调机组,车内温度波动更小;
  • 在内装细节上,贯通道折棚由单波双层改为对波形式,提升了整体隔音性能;
  • 在座椅包角处,生产时也做了人性化处理,能最大程度防止乘客磕伤碰伤。

参与验收人员按照出厂验收大纲内容对列车牵引、制动、车门、空调、辅助、乘客信息显示等各系统的检查项目进行了逐一检验,并对动态测试过程和淋雨试验进行了见证,确保了列车的出厂质量,为后续列车的上线调试奠定坚实基础。

12号线:三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本周,武汉首条环线12号线沿团结大道设置的团结大道站、汪家墩站、秦园路站三座车站陆续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线路开通后,三座车站周边10万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三座车站进场施工最大的难点,除了均位于长江一级阶地,秦园路站更是距离沙湖仅500米,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标准高。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尹远称,更大的难点为地面设置有13座高压铁塔串联着110千伏电力线。高压铁塔正位于车站施工范围,110千伏电力线也是悬在三座车站头顶上。

项目部以车站建设为契机,创新“五位一体”施工理念,即:交通一体化、功能一体化、景观一体化、用地一体化、市政一体化,在便捷居民出行的同时,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项目部通过开挖沟槽,将2400米线缆埋入1.5x1.2米的矩形管道,把电力线和通信线路一起“隐身”入地,不仅更加安全,同时释放了团结大道路至少一个单行线车道,道路线型顺畅,路面宽敞且更利于车辆驾驶。同时,路面面积扩大,将更加便于道路绿化,让道路更加靓丽。

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卫生、市民生活的影响,项目部把“绿色施工”要求纳入日常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中。工地采用“三棚一帘”即:渣土棚、钢筋加工棚、材料棚和基坑防尘帘布置,“归纳”施工所需材料、渣土,美化工地。结合围挡、基坑喷淋系统,配置洒水车,设置洗车槽,对车辆进行高压冲水清洗,杜绝车轮、车厢外侧带泥土上路,配备PM2.5监测仪,实时监测工地周边空气质量。

家住汉口、在团结大道铁机路上班的市民冯先生表示,等团结大道站建好后每天坐地铁上班,比起开车至少节约40分钟。三个车站覆盖周边居民小区爱家国际华城小区、丽华苑、保利城、福星惠誉、水岸星城等,至少便捷上十万居民出行。

12号线:丁十区间隧道双线贯通

近日,随着“先锋号”盾构机最后一段尾盾在十里铺站被吊出,至此,武汉地铁环线12号线丁十区间(丁家咀站—十里铺站)隧道实现双线贯通。建设团队向“新”而行,盾构机成功下穿既有车站及围护桩施工技术取得突破。

武汉地铁一级项目经理倪正茂介绍,该区间为地铁12号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在仅为870米的盾构区间,盾构机先后要接受掘硬岩、过桥梁、穿车站三大考验。为有效降低掘进风险,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武汉地铁集团和施工方中铁七局反复论证,并与制造方和科研单位联手,让盾构机可以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实现动力足、耐磨损、灵活度高,且“软硬通吃”,一掘到底。

盾构机发出150米后遇到274米的中风化石英砂硬岩区间,强度达到214兆帕,盾构机掘进如同在钢板上钻孔。项目部对刀盘及时更换,配备全盘滚刀,刀刃抗压强度达到2800兆帕,做到了“削铁如泥”,历时1个月突出重围。

盾构机侧穿二环线高架桥时,距离桥桩最小水平距离仅1.8米,盾构机掘进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偏离轨道。穿越施工前,设置试验段得出最佳盾构机掘进参数,减小隧道施工对桥桩的扰动。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桥墩沉降数据变化,人工复核监测隧道结构变化,近乎零沉降完成侧穿桥梁施工。

为避免盾构下穿振动干扰4号线运营,盾构机在掘进期间智能机器人全程扫描,每半小时提报一份监测结果,盾构机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掘进参数,5天顺利穿过4号线,车站结构无任何异常,开创了武汉地铁盾构机完整下穿单体车站的先例,为后续线路施工提供了一套更安全高效的参考方法。

先后直接参与了武汉地铁2、3、4、7、12号线越江盾构的倪正茂表示,丁十区间隧道双线贯通积攒了实战经验,推动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及围护桩盾构隧道施工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盾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

本文原文来自武汉之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