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发展心理学之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发展心理学之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0628/1731443.html

科学儿童心理学作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诞生和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对儿童心理认知的不断深化。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经过多位心理学家的不懈努力,儿童心理学逐渐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学科。本文将为您梳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背景、关键人物及其贡献,以及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这本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儿童心理》一书中,普莱尔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他比较正确地阐述了遗传、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盛行的“白板说”;他运用系统观察和传记的方法,开展了比较研究,对比了儿童与动物的异同点,对比了儿童智力与成人特别是有缺陷的成人智力的异同点,为比较心理学乃至发展心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这是由他的《儿童心理》的问世时间、写作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及《儿童心理》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第一版,1884年出第二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版的一本。

从写作的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全是以儿童心理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即使像达尔文那样的科学家,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进化论提供依据,其著作内容主要也是从进化论角度来加以论述的。而普莱尔则不同,他写书的目的则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即对儿童的体质发育和心理发展分别加以专门的研究,他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展开他的研究内容的。因此,从一开始他的《儿童心理》就是以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作有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即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普莱尔把他所有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出来,撰写了《儿童心理》。

从影响上看,《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向全世界推广,于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地开展起来。因此,《儿童心理》的价值是可贵的,影响是深远的。

普莱尔的研究工作,对当前国际心理学界所开展的儿童早期心理的研究,也仍然起着作用。普莱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前的儿童,在他之后发展起来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逐渐扩大,在年龄上主要注意幼儿或小学儿童,有的则是年龄更大的被试。近百年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研究文献中,婴儿时期(0~3岁)的个体由于语言还不够发展,加上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材料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都很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妇女就业率的不断增长,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问题的提出,心理或意识起源的研究等原因,加上研究技术上的进步,婴儿或早期研究进展很快,特别是对婴儿认知能力问题(如注视时间、动作表现、物体辨认、心率及其他生理变化等)的研究的进展更为迅速。在研究内容上,与普莱尔当年的观察课题极为吻合,从普莱尔重视婴儿心理的研究,到忽视这方面的研究,又回到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正好形成“否定之否定”的状态。

由此可见,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问世,就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初的基石。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研究的促进,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即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杰出的奠基人。此外,继普莱尔之后,有一些先驱者和开创者,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J.M.Baldwin)、杜威(J.Dewey)、卡特尔(J.M.Cattell),法国的比内(A.Binet)和德国的施太伦(W.Stern,又译斯腾或斯特恩)等,都以他们的各种出色的成就,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不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等的影响,不同观点、不同风格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的大量出版,专门的儿童心理学刊物的大量发行,大学里儿童心理学专门课程的开设,各种儿童心理学研究组织的建立,以及各种心理学家的出现,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塞尔(A.Gesell)、奥地利的彪勒夫妇(K.Bühler & C.Bühler)和法国的瓦龙(H.Wallon)等,说明儿童心理学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原先的学派有的影响逐渐减少了,如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以及格式塔学派等;有的虽然还有影响,但已不是旧时的内容,而是以新的姿态出现,如测量研究,尽管争议很多,但在今天的西方仍然非常流行,量表越来越多,涉及的内容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流派则公开打着革新的旗帜,直到现在还有很大的势力,如新精神分析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二是在具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前后到近一个时期,许多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有所进展,有所增新,不仅深入开展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而且广泛地探讨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