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IEEE Access期刊深度解析:发文量、影响因子与审稿流程全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EEE Access期刊深度解析:发文量、影响因子与审稿流程全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eipusci.com/zixun/2893.html

IEEE Access作为一本多学科、在线开放获取的国际期刊,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其是否为"水刊"的讨论从未停歇。本文将从影响因子、年发文量、分区情况以及审稿流程等多个角度,全面探讨IEEE Access的现状和特点。

关于IEEE Access

IEEE Access创刊于2013年,是一本多学科、在线开放获取的国际期刊,涵盖IEEE所有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强调应用导向和跨学科的文章。该期刊以审稿快速和发文量大而著称,投稿范围广泛,受到不少作者的欢迎。

然而,庞大的发文量也带来了不少负面评价,如"年发文量太大,不就是妥妥的巨型灌水刊"、"为了'圈钱'的OA期刊可以无下限"等。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影响因子情况

从影响因子的角度来看,IEEE Access整体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3-4分之间,且有持续上涨的发展潜力。最新2024年度影响因子为3.4分,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在综合领域内依旧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分区变化

在2021年度中科院分区中,IEEE Access掉出中科院2区top期刊的行列。最新升级版中科院分区显示,该刊在大类学科计算机科学3区非top期刊,小类学科工程:电子与电气在3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电信学均在4区。在JCR分区中,该刊在多个领域的JIF分区均为Q2。

总的来说,该刊在同领域的多本期刊中排名相对靠前,处于中上游水平。

年发文情况

该刊年发文量曲线波动明显,2020年度达到最高峰且远超1.7万篇,2023年度与之相比整体缩水幅度超过57%,但仍超过1万篇。影响因子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动,甚至一度持续上升,这一点也引起不少质疑。

审稿情况

该刊官网显示平均审查周期为4周内完成同行审议过程,并给出接收或者拒稿的通知,从提交到出版的时间平均4-8周,审稿速度相当快。基于理性的角度,该刊每年的发文量巨大,意味着接收的投稿文章更多,加上对审稿人的审核时间有要求,要支撑如此大的发文需求,除了降低门槛扩大来源外,还需要更多的审稿人。

不同水平的审稿能力,以及研究方向和领域的不完全匹配,意味着出版文章的质量差异,更容易看到疑似灌水的论文。

投稿范围

IEEE ACCESS属于综合性期刊,面向多学科领域收稿,难保部分热门的研究方向,会出现审稿力量单薄和把关不严的情况。而这一般是部分综合期刊的通病,毕竟一本期刊只有一个影响因子,难以统一代表所有领域内的真实水平。

平均录用比例

该刊官网公布的平均录用比例超过27%,投稿难度看起来并不低。该刊采用Binary Decision的评审方式,也就是接收or拒稿,被拒稿的文章有修改和重投的机会,大小修也会被拒稿。这样会降低文章的录用率,也给拒稿文章翻身的机会。另外,不排除重投的文章会被重新编号,该刊实际的录用率可能会远超27%,投稿难度不会太大。

网友分享

根据网友分享的经验,现阶段该刊审稿要求似乎有所提升,有的经历两三次拒稿后才被接收,有的两个审稿人给出13条意见,不像以前那么水。

  • 网友①:试投了一篇,大修了2次。最后,第三稿还是被拒(允许再投)。
  • 网友②:这个期刊并不容易中,我来回折腾了三次。不敢说有多大的创新,但是基本的内容分量还是有的,复杂的公式,海量的图和表。想浑水摸鱼,难度很大。
  • 网友③:看下面的人说很好投暑假也试了一试,一审两个accept一个reject。二审一个accept一个reject直接被拒了。
  • 网友④:曾被邀请审稿,只有两周审稿时间,大家都是义务审稿,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想要完全推敲稿件真实性几乎不可能。大多审稿人给意见主要靠感觉。慎投慎投,以上愚见,仅供参考~
  • 网友⑤:期刊质量,各有各的说法,但总归感谢一下救命稻草。

期刊总结

该刊为OA开源期刊,文章处理费1,995美元不算太贵。也不用担心催稿问题,超过1个月没有收到审稿意见,就可以放心大胆催,适合时间紧张的新手研究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在2020年被中科院列入预警名单,之后再无上榜。对此本期刊,你有什么看法?你会选择投稿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