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就业质量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就业质量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电子与信息特色鲜明,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1998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详情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电子与信息特色鲜明,在领域内形成了一批一流学科专业,产出了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创新成果。开创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专业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开设本科专业68个,其中35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
学校锻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勇担国家使命的一流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9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00余人、硕士生导师1900余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育人水平,现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19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基础条件到位、平台实力强劲、培养成效显著。学校是首批9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99%左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多次入选全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年度就业最受欢迎奖”。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5万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到国家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过80%,锻造了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著称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发展特色,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多学科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共设置68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文、哲、管理、经济、艺术、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2018年以来,新增本科专业14个,撤销了教育技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本科专业。
现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2.28万人,研究生1.69万人。2024年学校继续实施大类招生政策,充分发挥电子与信息特色鲜明优势,细分大类专业培养方向,新增电子信息类(卓越计划实验班),将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优化为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和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计算机类优化为计算机类、计算机类(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类(智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优化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字化与商务智能融合培养)和工商管理类(数字化企业管理与数字金融融合培养),形成“15+5+3”的大类招生格局。
学校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建立了完善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023年度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经费投入61432.78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0336.01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614.44元;教学改革经费2047.06万元;专业建设经费487.49万元;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2681.50万元,生均实验经费943.35元。
二、学习效果&就业
202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较高(均值3.64分,2023年为3.58),98.3%的毕业生愿意推荐自己的母校(分值3.70),对学校的推荐度持续上升(2023、2022年分别为97.1%、96.5%)。毕业生普遍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与2023年调查相比,毕业生对学校在学习支持、活动支持、校园服务支持、公共设施支持各方面的满意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学校加强就业育人引导,完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突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到国家战略及行业领军重点单位就业。持续推动数智赋能就业工作,建立西电特色智慧就业系统,探索推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4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5317人,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分布合理,就业结构优化。截至11月19日,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9%,实现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全部就业。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导向单位及行业领先企业就业占比超过80%,其中到十大军工集团等国防重点单位就业人数持续提升,达到1200人以上规模;选调生、直招军官、军队文职等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西部计划就业人数同比增长近3倍。
2024届毕业生中,有2.88%的人在入职3个月内已有薪资或职位上的提升,其中本科生、研究生有过提升的比例分别为2.51%、3.07%。
2024届毕业生入职三个月内,有96.63%的人未有职位变化,其中本科生、研究生未有职位变化的比例分别为95.87%、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