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想领失业金?可社保还得接着缴,为何这么纠结?
失业想领失业金?可社保还得接着缴,为何这么纠结?
极越汽车裁员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员工们在面临失业时最关心的问题是“社保怎么办?”这背后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失业,很多人也选择自费续缴社保,而不是领取失业金。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制度设计和社会现实?
极越汽车裁员消息一出,员工们的焦虑聚焦于一点:“失业了,社保怎么办?”员工代表与管理层谈判时,着重要求公司务必缴纳11 - 12月的五险一金。这看似矛盾,公司出问题交不了社保意味着失业,本可领失业金,毕竟五险一金包含“失业险”,但现实中,一线城市的外地打工人,即便失业也想尽办法自掏腰包续缴每月两千多的社保,鲜少有人考虑领失业金。社保本应“雪中送炭”,如今却似困住打工人的缰绳,连微博CEO都曾吐槽:社会保险,失业了为何还要继续缴?
社保制度历史悠久,1883年德国开创先河,颁布系列法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底层逻辑是在职人员缴费形成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金、医疗报销等,后在全球推广。美国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英国1948年成为福利国家。我国社保制度诞生于经济转型期,计划经济时企业包办职工社会保险,市场经济下,国企减少,私企无力承担保障,社保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金融危机前,大批国企职工下岗,社保发挥关键作用,“五险制度”应运而生,主要覆盖国企员工,之后覆盖面快速增长,如今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职工社保是企业强制为员工缴纳,遵循风险共济原则。以养老保险为例,当下年轻人缴费保障已退休父辈,未来下一代也会接力保障我们。医疗保险也是如此,职工参保统筹资金用于患病者。社保存在双向激励,养老金多缴多得,但对低收入人群有兜底保障。五险一金缴费按个人实际收入为基数,企业代扣,不同省份比例有差异,企业承担费率更高。除企业职工社保外,个体户等可灵活就业参保,多在户籍所在地,部分城市可自由选择险种。
一线城市户籍制度严格,对外地人买房买车、子女入学、积分落户等有社保缴纳年限要求,如北京买房摇号需连续缴满一定月数社保,断缴则从头计算,时间成本高。格子间打工人受过高等教育,想在城市扎根,连续缴纳社保至关重要。此外,社保缴纳年限与退休紧密相关,养老保险需缴满20年领退休金,医疗保险需缴满25年退休后享受职工医保报销。不同城市缴纳社保年限还影响退休后按哪个城市标准领退休金,一线城市平均退休金更高。
失业金是国家帮助度过失业期的福利保障。符合条件可领取,需缴纳失业险满一定年限(一般两年,各地有差异),被动失业(企业破产、裁员等)可申请,企业减员时要证明。北京失业金每月2000多,领取时长取决于社保缴纳年限,不满5年最长领22个月,5年以上最长领24个月。领失业金期间,国家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险,养老保险、工伤险、失业险断缴,外地户籍领失业金会影响社保连续性。养老保险断缴影响不大,续上即可,但影响养老金数额;医疗保险断缴较麻烦,北京断档不超3个月可补缴,超3个月视为重新参保,有6个月等待期,补缴分情况,企业违法未缴可要求补缴,个人原因通常不能补缴。自由职业者缴社保有三种方式:回户籍地交居民医保;以个体户身份交职工医保;以灵活就业形式在户籍地交养老、失业、医保(部分城市支持自选险种),不同城市规定不同。
社保是普通人的生存兜底保障,虽面临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难题,但打工人仍应长远考虑,年轻时缴纳社保为未来积累保障。失业时不必过度焦虑,可先领失业金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生活节奏,毕竟健康才是首要。各地社保政策或有差异更新,可通过当地人社局网站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