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教育二十条”重磅发布!未来将如何影响孩子成长成才?
顺德“教育二十条”重磅发布!未来将如何影响孩子成长成才?
4月2日,佛山市顺德区高规格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总结过去一年教育“四好工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部署下阶段全区教改工作。会上重磅发布了《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建设“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二十条措施(2024-2026年)》(以下简称《教育二十条》),以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教育二十条》,顺德计划于2026年实现“四优”(学区有优校、校校有优师、生生有优教、人人有优长)的新目标,促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顺德新样态基本构建,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应人口趋势变化,五年时间完成小规模学校撤并升级
据《教育二十条》,未来,顺德将加快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打造顺德教育的“高原”与“高峰”,教育供给全面优质。据悉,顺德将实施教育布局优化行动,学位供给优化升级。“未来,将因应人口趋势优化教育布局,探索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记者了解到,顺德将稳步推动小、散、弱“小规模”学校优化,2025年,制定顺德区小规模学校五年优化方案,用五年时间,完成12个班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撤并或升级,2026年,启动不少于5所小规模学校的优化工作。
在硬件提升上,顺德继续实施“最美校园、老校焕新”行动,校园面貌全面升级。一是推动“老旧”学校焕“新颜”,帮助老旧学校激活低效空间,美化校园景观,完善设施设备,到2026年推动不少于33所老旧学校实现焕新并成为新优质学校,师生信心全面跃升,校际差距明显缩小。二是推动新建学校成“最美校园”,未来将落实所有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幼儿园)100%以设计为引领,实现“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目标。
此外,顺德还实施普通高中学位扩容行动,办学品质多元升级。据《教育二十条》,顺德将持续增加高品质高中学位供给,加快华东师大二附中美的高中建设进度,确保2025年投入使用。扩建顺德一中、郑裕彤中学等优质高中,适时启动佛山一中顺德学校、华侨中学、桂洲中学、杏坛中学等7所学校的新建、扩建工程,持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根据目标,2024年至2026年,顺德全区要新增6100个高中学位。值得关注的是,顺德还将探索在公办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深化“普职融通”工作,试点在职业学校招收普通高中学生,开设综合高中实验班,发挥两种高中不同的育人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探索强校扩优,打造约30所义务教育高品质示范学校
根据《教育二十条》,顺德将进一步实施强校扩优行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校筑高峰”,顺德将深入实施小学固基、初中壮腰工程,启动高品质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瞄准“未来学校”建设,对标一线城市的一流学校,以一流理念、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为目标,每个镇(街道)打造不少于25所品牌小学、12所品牌初中,持续做强3所区属品牌公办初中,全区打造约30所在大湾区有影响力的义务教育高品质示范学校。
“扩优壮高原”,顺德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契机,扩大优质学校朋友圈,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通过实施老旧学校焕新、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将薄弱学校环境提靓、教师提优、水平提高,从而打造成新优质学校,抬高全区义务教育底部。值得一提的是,顺德还将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计划2024年底实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域覆盖,推动名校办新校、强校带弱校,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另外,2026年,全区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占比超过80%。品牌引领、优质均衡、“起高原出高峰”的义务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计划五年内5所高中进入全省顶尖普通高中行列
在高中教育阶段,顺德将实施“双特”行动,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其中,顺德将加强高中与高校对接、协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和特色学科”实现错位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从同质化单一化向多样化特色化转变。此外,顺德将鼓励普通高中立足学科,找准定位,建设特色学科,开发特色课程,培养特长人才。《教育二十条》介绍,顺德区一级层面遴选建设25个人文、数理、科技、体艺、综合等学科基地,打造15所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将探索建立科学高中。
不仅有学科,招生政策上也对特色办学有支持。据《教育二十条》,顺德将优化高中招生政策,助力高中从分层走向分类发展。另外,顺德优化高中学校联盟实现抱团发展,组建以同水平或同一特色学科学校为主要成员的高中联盟,加强联盟学校的管理、教研、备考等指导和交流。“鼓励高中学校基于贯通培养而与义务教育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区级层面组建小初高一体的体艺特色联盟,实现学校抱团发展。”《教育二十条》提到。值得关注的是,顺德将打造高中教育标杆实现高水平发展,做大做强顺德一中和国华纪念中学,高起点开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美的高中,大力推动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华侨中学、一中西南学校、北滘中学向更高水平迈进,争取全区五年内有5所学校进入全省顶尖普通高中行列。此外,顺德还擦亮罗定邦中学、容山中学、乐从中学品牌。计划到2026年,以标杆高中为引领、品牌高中为主体、优质特色高中为支撑的高中教育多样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学前教育升级也将成为此次教改重点
在职校方面,根据《教育二十条》,顺德将实施“双优”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内涵发展。据介绍,顺德将启动“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以技能水平竞赛和教学质量监测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批全省领先的优质中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支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顺德最友好制造业强区建设。此外,顺德还扎实做好中职高考教研和备考工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至2026年,至少打造4所学校跻身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行列,当年升读高等职业院校人数超过7000人。
据《教育二十条》,未来顺德职校将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挥3个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和13个实训(产训)中心的主导优势,试点在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引入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强化职教与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学校学生宿舍、实训基地等建设,构建“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
在学前教育领域,顺德还将实施“双普”创建行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5%以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幼儿园规范管理、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实现“幼有善育、幼有优育”。
在特殊教育领域,顺德将实施“普特融合”行动,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建设具有顺德特色的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体系。构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