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梯度下降】用计算思维解析梯度下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梯度下降】用计算思维解析梯度下降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33985931/article/details/145971452

前言

由计算思维可知,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从问题拆解、模式趋势的识别、模式归纳与抽象、算法设计这几个部分着手。

分解与结构

首先,梯度下降算法的核心问题是优化目标函数,即找到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的参数值。以二维图为例: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P点走向min点,也就是全局最优点的过程,而梯度下降就是其中寻找最优解的方法之一。

梯度下降的主要问题可以被拆解为

  1. 如何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
  2. 如何根据梯度更新参数?
  3. 如何确保算法收敛到全局或局部最优解?

模式识别

在优化问题中,梯度下降算法识别了以下模式和趋势:

  • 梯度方向:目标函数的梯度方向是函数值上升最快的方向,因此负梯度方向是函数值下降最快的方向。
  • 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目标函数可能存在多个局部最优解,梯度下降通常只能找到局部最优解(除非目标函数是凸函数)。
  • 学习率的影响:学习率决定了参数更新的步长,过大会导致震荡,过小会导致收敛缓慢。
  • 数据规模的影响:批量梯度下降(BGD)适合小规模数据,随机梯度下降(SGD)和小批量梯度下降(MBGD)适合大规模数据。

模式归纳与抽象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出梯度下降的最终的核心思想为:

  • 迭代优化:通过多次迭代逐步逼近最优解。
  • 梯度信息: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指导参数更新。
  • 收敛情况:尽量收敛到全局最优。
  • 下降方式:选用下降的方式,

算法设计

SGD(随机梯度下降)

设计的思想为

  • 每次迭代随机选择一个样本计算梯度。
  • 更新参数时只使用当前样本的梯度信息。

因为参数更新的步长(前进的距离)不可控,波动较大,导致没有完全的收敛到最优解。

优点是计算速度快,适合大规模数据;缺点是梯度更新方向波动较大,收敛不稳定。

用代码了解这个思想可能是最直观的,主要思想就是随机挑一个样本计算梯度然后再下降。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gd(X, y, learning_rate=0.01, n_iters=100):
    n_samples, n_features = X.shape
    theta = np.zeros(n_features)
    losses = []
    for i in range(n_iters):
        for j in range(n_samples):
            # 随机选择一个样本
            idx = np.random.randint(0, n_samples)
            X_i = X[idx:idx+1]
            y_i = y[idx:idx+1]
            # 计算梯度
            gradient = X_i.T.dot(X_i.dot(theta) - y_i)
            # 更新参数
            theta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
        # 计算损失
        loss = np.mean((X.dot(theta) - y) ** 2)
        losses.append(loss)
    return theta, losses

目前也有很多改善的SGD,本文不做介绍。

BGD(批量梯度下降)

设计思想

  • 每次迭代使用整个训练集计算梯度。
  • 更新参数时使用所有样本的梯度信息。

优点是梯度更新方向稳定,收敛路径明确;缺点是计算量大,内存消耗高,不适合大规模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def bgd(X, y, learning_rate=0.01, n_iters=100):
    n_samples, n_features = X.shape
    theta = np.zeros(n_features)
    losses = []
    for i in range(n_iters):
        # 计算梯度
        gradient = X.T.dot(X.dot(theta) - y) / n_samples
        # 更新参数
        theta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
        # 计算损失
        loss = np.mean((X.dot(theta) - y) ** 2)
        losses.append(loss)
    return theta, losses

MBGD(小批量梯度下降)

  • 每次迭代使用一个小批量样本(mini-batch)计算梯度。
  • 更新参数时使用当前小批量样本的梯度信息。

优点是平衡了BGD的稳定性和SGD的速度,适合大规模数据;缺点是需要调整批量大小。

import numpy as np

def mbgd(X, y, learning_rate=0.01, n_iters=100, batch_size=32):
    n_samples, n_features = X.shape
    theta = np.zeros(n_features) 
    losses = []
    for i in range(n_iters):
        # 随机选择一个小批量样本
        indices = np.random.choice(n_samples, batch_size, replace=False)
        X_batch = X[indices]
        y_batch = y[indices]
        # 计算梯度
        gradient = X_batch.T.dot(X_batch.dot(theta) - y_batch) / batch_size
        # 更新参数
        theta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
        # 计算损失
        loss = np.mean((X.dot(theta) - y) ** 2)
        losses.append(loss)
    return theta, losses

后言

其他还有二阶优化方法、动量法与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启发式优化算法这里不做介绍后续有空做做,主要是个人笔记若有错误的地方也请谅解。

参考:《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

下降协议在存在的噪声中迭代,寻找真实最小值的影子,然而Wired低语:'梯度是谎言,最优解永远在相位之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