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蒲公英和茵陈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春季养生:蒲公英和茵陈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节,两种野菜因其独特的养生功效而备受推崇——蒲公英被誉为"养肝草",茵陈则被称为"祛湿菜"。它们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两种春季养生佳品的奥秘。
蒲公英:春季养肝首选
在中医理论中,蒲公英味苦甘,性寒,主要作用于肝、胃二经。它具有清热解毒、养肝健胃、消痈散结、凉血利尿、退黄疸、利胆等多重功效。特别是在清肝热方面,蒲公英的效果尤为显著。春季人体易上火,火气旺盛时常常会出现眼睛肿痛等症状,此时食用蒲公英可以很好地清肝火。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蒲公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成分,能够增强肝肾功能,促进消化,使人精神焕发。此外,蒲公英还具有泻胃火而不损伤脾胃的独特功效。《本草新编》记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无碍。”对于胃火过旺、口臭或易长口腔溃疡的人来说,春季食用新鲜蒲公英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新鲜蒲公英的食用方法
在春季,新鲜蒲公英正当季,可以采摘作为食材入菜。如果所在地区不方便采摘,也可以到菜市场或超市选购,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的新鲜蒲公英。最佳的食用方法是凉拌,既简单又能够品尝到野菜的清香。
凉拌蒲公英做法:
- 采摘新鲜的蒲公英嫩叶250~300克(最好选择未开花的,叶片会更鲜嫩)
- 洗净后,用沸水焯1~2分钟
- 放入冷开水中,捞出后挤掉多余的水分
- 放入盘中,加入适量的盐、香油、醋、蒜泥、辣椒油等
- 拌均匀即可享用
注意事项:
- 新鲜蒲公英焯水后再食用,可以去除多余的草酸,防止在体内形成草酸钙,降低结石风险
- 可以彻底清除野菜花叶上可能携带的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物质
干品蒲公英的使用方法
新鲜蒲公英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干品蒲公英则可以全年使用。干品蒲公英可用于煮茶或作为食疗方的原料,购买时应选择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的产品。
蒲公英茶做法:
- 每日取15~20克干品蒲公英
- 加水煮开,代茶饮用
蒲公英玫瑰花茶做法:
- 蒲公英10克,玫瑰花10克
- 清洗干净后,放进杯中用开水冲泡
- 盖上盖子焖15分钟后,代茶饮即可
此茶饮一般人均可饮用,尤其适合肝病患者以及内分泌失调、容易上火的人群。
注意事项:
- 蒲公英性味偏寒凉,不适合脾胃虚寒、阳虚体质的人
- 平素手足易冷、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食用
- 一般人也不建议长期过量食用,以免伤及脾胃
- 春季天气潮湿,储存时应装入密封盒中,置于通风、干燥的房间,或放在冰箱冷藏柜保存,以防发霉、返潮
茵陈:春季祛湿良药
茵陈味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初春的茵陈,顺应三月间上升的阳气而发,能芳香透达,宣湿开郁。茵陈自带一股芳香气味,能够轻盈地驱散体内湿气,这是中医常用的“芳香祛湿法”。
茵陈的叶子柔软又有韧性,符合肝木的特性,正好能入肝胆经,还善于渗泄利小便,因此它又是中医临床治疗黄疸的要药。《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记载了以茵陈为君药治疗湿热黄疸的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
初春的茵陈,鲜香可口,可用作凉拌、蒸食,也可煮粥、煮汤。下面推荐一道食疗方——茵陈白扁豆鲫鱼汤。
茵陈白扁豆鲫鱼汤
食材:
- 茵陈20克
- 鲫鱼1条
- 白扁豆30克
- 瘦肉100克
- 红枣8个
- 生姜5片
做法:
- 白扁豆清洗干净后,提前浸泡半小时备用
- 茵陈多用清水漂洗几次,洗干净后装入专用汤包中
- 鲫鱼洗净后,擦干表面水分,锅内放油、放姜片,把鲫鱼煎至两面金黄
- 倒入适量开水,再次煮开后,放入除茵陈外的食材
- 煲约1小时,再放入茵陈,煲半小时
- 放盐调味
这道食疗方有清热燥湿、利湿利水的作用,适合春天湿气大的时候饮用,特别适合犯春困、食欲不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