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训指南:次数、组数、节奏、休息
重训指南:次数、组数、节奏、休息
想要成为重训高手或突破训练瓶颈,除了勤奋练习,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训练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重训的四大要素:次数(Reps)、组数(Sets)、节奏(Tempo)和休息(Rest)。掌握这些要素后,你将能够更有效地达到训练目标。
Reps 次数
“我该练几下?”相信这样的问题你一定有被问过或是自己也有想过,其实这是依你的目标而定,看你是想要练:
肌力
力量越大越好,最好能像水滸傳裡的魯智深倒拔楊柳樹的境界。肌力和增肌
在力氣與大隻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增肌
拼命地把肉往身上疊,肌力反而不是那麼重要。肌耐力
在肌力增強和增肌兩者有限的情況下提高肌耐力。
以上四種沒有誰好誰壞,完全取決於你的個人訓練目標而去決定推重次數。
1 - 5 下
這是標準用來提高最大肌力的練法
如果你是想要變得強而有力的話,我通常會建議 1 - 5 下的訓練方法。
舉的重量大概是你 1 RM (1 下的最大重量) 的 85 %。
這訓練方法不建議初學者使用,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加上大重量會很容易導致 GG。6 - 8 下
你應該會常常聽到健身房的大隻佬都在討論這個訓練次數。
因為 6 - 8 下的確是可以幫助你在增肌和提高肌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發展,此訓練重量通常會落在 1 RM的 79 % - 84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 1 RM 是多少,請參考上一篇(健身數學教室 如何推算 1 RM?)。
想要變強的女性朋友們同樣也可以做 6 - 8 次的訓練,而且保證絕對不會變成金剛芭比,因為女性沒有足夠的睪固酮來合成到金剛芭比等級的肌肉量。9 - 12 下
這是普遍的健身朋友們所訓練的次數。
這樣的訓練次數不需要很高的強度,搭配的重量大概會落在 1 RM的 70 - 78 %。
如果你是純粹要練線條、練增肌的話,9 - 12 次就對了。多次奧林匹亞健美冠軍的 Ronnie Coleman 就曾直言自己是練 10 - 15 下的。13↑下
搭配的重量落在低於 1 RM 的 70 % ,大多數的新手在這樣的高次數訓練下會感受到明顯的效果。這樣的次數對於剛入門的重訓者來說可說是棒極了,一來可以培養出正確的姿勢和動作的控制。
如果你是新手對於重量的控制還不是那麼有自信的話,這邊建議你可以從自體重 13 下以上開始練起,等到肌力足夠時再進階到負重訓練。
注意
因為我們的身體有適性,所以當你固定舉的次數在練到第 5 - 7 次訓練之後,肌肉的刺激度會隨之降低,此時建議你改變舉的次數以提高對肌肉的刺激度。
所以最好每次訓練時都要有做筆記的習慣。高手在重訓時會做筆記,就是要在往後無法突破瓶頸時,藉以檢討身體是否已經對訓練菜單產生適性了。此外你並非一定要知道自己的 1 RM 才能搭配以上的訓練次數範圍。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訓練時," 可能 "做不起來的那一下才算是最後一下。
你知道訓練次數的範圍,才能確定是否該加重還是減重。並非明明能練到 20 下才力竭,卻只練 12 下就休息。
Sets 組數
如果你是從未接觸過重训的初学者,那 1 - 2 组的艰苦训练足以让你见到效果。但是你的身体很快就会产生适应性,也就是说 1 - 2 组的训练将不再对肌肉产生足够的刺激。所以组数就像次数一样,需要调整以避免让身体产生适应性。一般来说 3 - 6 组通常足以让你见到你追求的结果。
越多下 = 越少组
肌肉需要训练到一定的量才能看见效果,所以大重量举个 1 组 2 下是不会有什麼结果的。但这也代表狂练个 15 组 15 下就会比较有效,因为这只会让肌群过量训练。
想想看工人整天都在搬重物,為何卻沒有變大隻?這樣說應該可以理解了吧。
这里提供您参考组次数的搭配原则:
1 - 5 下
四到六组6 - 8 下
三到五组9 - 12 下
三到四组13↑ 下
二到三组
图片來源:運動競技頂尖講座
Rest 休息
每组之间应该休息多久呢?其实这还是要看你的训练目标是什么而定。肌力?耐力?还是麻豆性感路线?因为太多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这里直接加以简化。
肌力
每组 1 - 5 下,组间休息 3 - 5 分钟。为的是要让身体完全恢复。肌力 / 增肌
每组 6 - 8 下,组间休息 2 - 3 分钟。增肌 / 性感路线
如果你是要像 Calvin Klien 那些麻豆一样有性感的肌肉和曲线的话,那就是练 9 - 12 下。
初学者组间休息则是建议 90 秒- 2 分钟。等到体力增强,身体开始适应重训时,可以将组间的休息时间缩短到 60 - 90 秒。肌耐力
13↑下,组间休息时间 10 - 90 秒。休息时间可依照你当天的训练时间、身体状态、训练目标而调整。大肌群需要更多的休息
你一定會觉得练大肌群会比练小肌群来得操。就像练深蹲一定會比练二头肌的前臂弯曲更耗費精力一样。
所以练大肌群时不要忘了让其休息时间较练小肌群时多一点。
Tempo 節奏
相信很多人听到训练节奏,一定內心在想这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让效果加倍的话,训练节奏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一般人和高手都在练一样的菜单、一样的重量,为何效果就是不同?关键就在于节奏的控制!
3 1 X 1 是说明在推重量时所使用的节奏,以下一一说明
第一个数字(3) 代表的是当你要把重量放下时离心收缩的秒数,例如卧推就是以 3 秒的时间将杠铃慢慢放至胸口 (离心运动)。
第二个数字(1) 代表的是你伸展位置的停顿秒数。例如卧推当杠铃至胸口位置时,停顿 1 秒(等长运动)。
第三个数字(X) 代表的是将重量推出去或拉进来的向心收缩的秒数,X 代表越快越好。例如卧推将杠铃用最快的速度从胸口推到上方 (等张运动)。
第四个数字(1) 代表的是每下之间的休息秒数。例如卧推就重量推上去后,手臂保持微弯停顿个 1 秒 (等长运动)。
如果你照着 31X1 的节奏走的话,除了一般的向心收缩运动之外,还会练到离心收缩和等张运动。
而离心收缩运动和等长训练。而这两个常被忽视的训练正是提高肌力的关键。
想了解更多可参考更強、更快 快縮肌練習、 李小龍的訓練菜單。
最后补充
每次的训练都要记录
菜单、重量、组数、次数、休息、节奏。别忘了调整训练菜单
无论你安排多完美的菜单,3 - 5 周之后你的身体都会产生适应性的,所以记得要定期更换训练菜单,因为你的身体是聪明的。让重训更有趣
做你喜歡的训练、和朋友一起训练、训练时听你喜歡的音乐。唯有享受训练的过程才會持之以恆,因为人难免都是有惰性的。计划
把你的训练摆在优先位置,训练日就是要训练,不要找任何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