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幸福院改造升级 西安鄠邑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小小幸福院改造升级 西安鄠邑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饺子、臊子面、米饭、大烩菜、蛋蛋汤面……农忙时节,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潭峪口村的老人们每天都会集中到村里的幸福院一起吃饭、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据了解,潭峪口村以种植“九华琼珠”葡萄闻名,葡萄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忙时,村民忙于葡萄种植和销售,无暇顾及家中老人的日常生活。为了解决家中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早在2015年,村内便建立了“幸福院”。但由于当时资金有限、设施简陋、冬冷夏热,现已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就餐、休息及娱乐需求,因此幸福院的改造升级工作迫在眉睫。
村里老人在村幸福院用餐。鄠邑区供图
如何更好地升级幸福院?如何让村里人对幸福院的改造升级满意?潭峪口村建立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便成了重要帮手。2024年6月,潭峪口村建立了由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具体负责、村监会和村民广泛参与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围绕乡村建设、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保障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急议”,通过“线上+线下”议事协商平台,村“两委”充分了解村民需求,组织召开议事协商大会,确定协商意见和方案,进行公示,并最终监督实施的议事协商工作步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内难题。
针对村里幸福院急需改造提升的需求,潭峪口村党支部向村议事协商大会提交了这一意见。“经议事协商大会研究,我们采纳了幸福院提升改造意见,并形成议事协商议题审核表,同时集思广益,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潭峪口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随后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邀请“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老年协会代表、村民代表、驻村指导员,以及五老乡贤召开议事协商大会。
潭峪口村召开议事协商大会。鄠邑区供图
“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到,雨季也就跟着到了,我们就得抢收抢卖葡萄,不然,一场大雨来了,葡萄全坏在地里了。吃饭做饭都是凑合着,真的没有精力把老人照顾好,所以希望村‘两委’赶紧想办法把幸福院修好,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修好幸福院是好事,但是需要花多少钱呢?钱又从哪里来呢?”
“咱能不能争取一部分上级资金,自己再凑一些?”
“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区民政局补助资金6万元作为实施主体,村“两委”干部自筹资金5.5万元,村民自愿捐款,用于村幸福院改造提升工程。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广大村民及老年协会的共同监督下,经过专业施工队及村民共同努力,原先“老破小”的幸福院焕然一新。
“我现在就愿意到幸福院来吃饭,这里老人多,饭也好吃,环境也好,冬天暖和、夏天凉快。”80多岁的潭峪口村五保户王德安高兴地说。
王新花今年已经90岁,家里种了10亩葡萄,农忙时节,全家都得上阵葡萄地,老人的中午饭便成了大问题。“以前家里人怕幸福院饭菜不好,每天急匆匆回来做饭,现在幸福院建得宽敞明亮、干净卫生,子女们也放心。我现在每天一早就来幸福院打发闲余,中午还能免费吃饭,工作人员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家里人在地里干活也放心。”王新花说。
潭峪口村幸福院外观。鄠邑区供图
潭峪口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村民议事协商机制,成功解决了村内幸福院改造升级的难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村级议事协商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注重提炼并推广群众自治的好经验、好方法,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赋予新动能,全力构建“一村一品牌”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着力绘就大美乡村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