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水平井进入超长时代
我国页岩气水平井进入超长时代
近日,中国页岩气开发领域传来重大突破。涪陵页岩气田成功实施了2口水平段超3000米的“瘦身井”,其中焦页18-S12HF井以4286米的水平段长度创下国内页岩气井最长水平段纪录。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超长水平井的技术挑战
超长水平井是指水平段长度超过3000米的页岩气井。这类井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导向难度大:随着井深增加,地层起伏更大,产状变化更多,精准控制更难。需要利用气藏管理平台地质导向模块,建立分区地质模型,实时调整轨迹参数。
钻井工艺复杂:水平段太长导致工具延伸摩阻大,携带岩屑困难,井筒容易卡钻。钻具受力复杂,井壁稳定性差,垮塌风险高。
压裂施工难度高:水平段压裂就像用长长的线钓鱼,长度延长后,压裂施工摩阻高、携砂困难、排量提升难度大。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处理,必须保障施工100%正常进行。
防碰绕障要求高:焦石坝老区井网密集,井与井之间最近的仅有30米,地下井网错综复杂,钻井防碰绕障、压裂防窜是超长水平井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
技术创新与突破
面对这些技术挑战,江汉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和油气产能建设管理中心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实现了突破:
优化钻井工艺:通过优化前置液,细化通井、划眼和井眼清洗方案,持续加强循环排砂,保障超长水平段井筒清洁畅通。
应用旋转导向技术:技术人员在地面输入指令,实现精准控制轨迹,避免滑动钻进、脱压。
创新“瘦身井”技术:通过缩小井眼及套管尺寸,提高钻井速度,节约材料费用。同时优化降摩减阻技术,使摩擦系数从0.25降低到0.20。
精准压裂技术:建立数值模型,精细描述层理缝发育、应力变化情况,定量预测剩余储量。采用双暂堵精准压裂工艺,避免新井缝网与邻井人工缝网沟通。
未来展望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创新形成超长水平井关键装备与工具配套、超长水平井降摩减阻、超长水平井钻井参数动态优化等技术,实现了“打得快、打得准、打得好”的目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页岩气开发有望取得更多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