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究竟是什么?关于燕窝的选购,这些误区了解一下
燕窝究竟是什么?关于燕窝的选购,这些误区了解一下
燕窝作为一种热门的送礼佳品,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在选购燕窝时,许多消费者可能对燕窝存在一些误解。本文将从燕窝的来源、种类以及选购误区等方面,为大家揭开燕窝的神秘面纱。
误区1:燕窝就是燕子窝
燕窝确实来自燕子的窝,其主要成分是燕子唾液中的唾液酸等蛋白类物质。但这里所说的燕子,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家燕,而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金丝燕。
金丝燕与家燕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物种不同:金丝燕与家燕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的物种,两者除了中文名都有一个“燕”字外,其他方面差异很大。
- 筑巢方式不同:家燕筑巢主要依靠羽毛和衔来的树干枝条,唾液含量很低;而金丝燕筑巢则主要依靠自身分泌的高黏性唾液,通过丝丝吐出并相互黏合加固。
- 筑巢习惯不同:家燕有恋旧巢的习性,而金丝燕则不恋旧巢,每年都会重新筑巢,这种习性为燕窝的持续供应提供了可能。
因此,虽然燕窝确实来自燕子的窝,但并不是所有的燕子窝都能成为食品燕窝。
误区2:血燕最名贵
关于燕窝的颜色,可以参考人类口水干涸后的颜色,通常是白色。因此,正品燕窝也应该是白色的。那么,血燕为何呈现红色呢?实际上,血燕是人为制作的产物。
血燕的红色来源于燕子唾液中的蛋白质与一氧化氮发生化学反应。一氧化氮主要来自燕子的粪便,其中的胺类成分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不稳定时会释放出一氧化氮。造假者通过用鸟粪反复熏蒸原本白色的燕窝,使其呈现通体红色。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过熏蒸的血燕不仅微生物超标,长期食用还会因摄入过多亚硝酸盐导致食管癌、胰腺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疾病。
正是由于“毒血燕”问题的曝光,推动了我国对进口燕窝实行注册制管理。现在,每批燕窝都需经过严格溯源,相关信息会通过二维码展示在商品上,确保燕窝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血燕不仅不名贵,反而已被证实是人为制作且有害的,真正的优质燕窝应该是白色。
误区3:燕窝都长一个样
金丝燕至今未实现人工驯化,其筑巢环境多样,包括自然山洞和人工燕屋等。因此,原生态燕窝的形状各不相同。
市面上看到的燕窝之所以形状相似,主要是因为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处理。为了清洁卫生,工人会将完整的燕窝撕成小条,去除杂质后,再重新拼合在一个盏状模具上进行固定、干燥和灭菌。这种标准化加工使得燕窝成品形状趋于一致,我们称之为燕盏。
虽然燕盏形状类似,但其内部丝缕结构却各不相同。金丝燕筑巢时,唾液丝常有琢断再续的痕迹,丝缕长短不一,排布也不整齐。真正的燕盏应该呈现出“大同而小异”的自然特征。如果燕窝丝缕过于整齐划一,反而需要警惕是否为人工伪造。
购买建议
食品燕窝主要由金丝燕唾液筑造而成,其外观特征是白色且丝缕自然。购买时应认准溯源二维码标识,确保燕窝的安全性和质量。